难得的一个周末,结果是阴天。
这样的天气,让人也很郁闷。
现在其实,天天都盼着假期,有假期的日子,才是最惬意的日子。
如果没有太阳,就在心里放晴了吧。
事情有很多,但怎么去做呢?
开始健忘了:我已经两次出现没有日更的事情了,不是不记得,而是很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日更了。直到收到提醒,才知道没有日更。才知道自己把文章写好了,但没有发布。
开始释怀了:其实,一直是一个释怀的人。朋友说我是“有内涵的open”,这个评价有些高级。我努力靠近吧,并活成这样的模样。有内涵,那就是需要再提升,再修炼。而那个open,也许只是在熟悉的圈子里开放。如果有兴奋点,那就多做。如果没有兴奋点,那就少做,躲进教室,躲进自己的世界,休息。
开始忙碌了:最近重要的事情有四件,每件都需要下深水。而我,一直在浅水区游泳,几乎从未下深水区。忙碌的话,也只是思想上的。行动上,我还是慵懒。
最近一直在思考:有了人工智能,我们的写作到底还有什么意味?
如果是应付性的写作任务,我一定会借助人工智能,帮助我思考、整理、修改、提炼。而如果要贴上我的标签,那我一定是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就像今天的文章,是内心独白,是和自己对话,那绝不会考虑人工智能。
那么应付性的写作任务有哪些呢?一些课题成果的提炼,一些学术性强的论文写作,一些读书感悟等等(当然,我的读书心得还是会自己写),因为这些需要高的站位,你只需要学会提问题就可以了,然后不断修改,使之成为自己想要的文章。可这样一来,比拼的也许就是使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学会提问的能力,修改的能力。好在,这也是写作的能力吧。
开始卷自己了:最近,又花了巨资购买了谷里的写作课程。说是写作课程,其实也是阅读课程,是思考课程,是梳理课程,是自我提升的课程。这样的写作课程,能拯救我的惰性,让我找到一些兴奋点。写作,上课,教研培著一体的自我专业成长道路,是需要自己去走的。
我的“老年人”心态由来已久,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也许是因为儿子越来越大,自己的年龄也越来越大,眼睛也老花了,行动也有很多跟不上了,这样的“夕阳”心态,让很多事在我这里都成了60分即可。没有执拗,没有坚持,什么都可以,什么也都无所谓。
唯一有所谓的,就是每天给我的自由时间多不多。每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也很快乐。也许,我还是一个自私的人吧。
读书,走路,发呆,偶尔写篇像样的小文,发到公众号上,好像就很可以了。偶尔也需要亮相,那些不得已的事情,我只有扛下。
还是要越过越轻松吧。
这个天,今天不会有太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