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作者: 橘之友 | 来源:发表于2017-07-28 20:42 被阅读0次

中国士大夫的觉醒


甲午一战,中国士大夫被镇惊。中国打不过西洋人,尚可理解;曾经的学生,在学习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之后,居然打败了老师,这让中国的士大夫仅感到恐惧和惊喜,恐惧的是长此以往,必将亡种亡教,喜的是如果我们也学西方的政治制度,是不是也可以富强起来。认清这一点的重要任务就是康有为。

康有为生于广东南海县人,世代为读书人,家教甚好。他是神童,专攻圣人之道,并且特别注意把学问和现实的结合。康有为去过香港和上海租界,惊叹洋人将那里管理的井井有条,因而对西方的政治制度长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懂外文,但是通过一些二手资料,再加上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了深刻的理解。康有为和他的学生们,开始致力于变法,一防止中国亡种亡教。

当时的中国想要变法那是很艰难的事,因为在儒家思想里面,过去的人做的事都是对的。所以要按原有的秩序来, 即师古而不能法今。以往变法的王莽、王安石的,结果都比较惨。康有为想了一个办法,他通过巧妙的解释,把孔子打造成一个改革的先师。孔圣人都喜欢变法,为什么我们不能变呢?然后他发现中国有能力去领导变法的就是皇帝了,于是 他想了一切办法让皇帝了解自己、赏识自己。他准备和他的学生们,依靠皇帝进行一场政治冒险。

慈禧太后的警觉


慈禧太后并不排斥变法,但是她所忌惮的是权力的变法。无论是保守还是激进的变法,只要削弱了其权利,那就是不允许的。变法开始时,她对光绪说只要你不烧祖宗的牌位,不剪掉辫子,我就不干预。可是随着变法的急速推进,他开始警觉起来。废除八股文,让天下的读书人怨气很大,好不容易背的东西,一夜之间没用了;裁减机关冗员,大量支持变法的人被推向重要位置,而顽固派被排挤。她认为这是皇帝要和自己夺权的信号,于是她下决心要教训一下皇帝。

     当变法形势比较危急时,甚至传出维新派要找人刺杀慈禧太后的消息。后来有人透露,康梁准备联合 英国、日本、美国,成立一个中、日、英、美的联合邦国,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四国政事。这种情况下,慈禧凭借她丰富的政治经验,先下手为强。她指示荣禄调动军队,控制了局面,开始逮捕维新派。康有为在英国大使馆的保护下,安全抵达香港。梁启超在日本大使馆的帮助下逃到日本。谭嗣同本有机会逃走,但是他想为变法流血,以警醒国人。













相关文章

  •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中国士大夫的觉醒 甲午一战,中国士大夫被镇惊。中国打不过西洋人,尚可理解;曾经的学生,在学习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之后,...

  •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清末时期,中国面临着改革与革命的话题。改革是清末新政,革命是辛亥革命。清末新政是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义和...

  • 冲在最前线的热血青年

    《辛亥革命亲历记》是“延安五老”之一吴玉章对自己如何求学并参与辛亥革命的回忆。吴玉章经历了从戊戌变法到解放战争之间...

  • 极简中国近代史时间线

    1840-1911 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911-19...

  • 女人最高贵的灵魂~善良

    清朝末年,国家命运风云巨变: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许多富商大贾也因此被搅动到了历史舞台的前沿。这其中就有...

  • 灭亡的是清朝而不是中华

    灭亡的是清朝而不是中华 ——读近代史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有感而作! 薛圣东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刊载使用 当光绪和慈禧...

  • 少年强则中国强

    百年之前,中国大地,处于新旧变革之间,列强入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洪宪复辟,多少人正在为了其理想亦或是目标,赴汤...

  • 干支纪年法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辛丑条约,等等。这都是发生在相关年份的历史事件。 戊戌,辛亥,辛丑这种由10天干和12地支组合...

  • 人类的幸福感源自对比(8.1)

    1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2戊戌变法是一小撮人觉醒了。辛亥革命则是一个阶层的人觉醒了,什么阶层?精英群体...

  • 梁启超

    一直想写的人是梁启超,他几乎和中国近代史几件重大的事件都有关系,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从立宪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jz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