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溺爱之光,给我带来的反思与成长

溺爱之光,给我带来的反思与成长

作者: keyMomself | 来源:发表于2020-06-17 14:37 被阅读0次

不用完全疗愈伤害,可以试着带着痛苦勇敢走下去!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关于溺爱的故事。故名思义,溺爱是照顾者(通常是母亲)庇护孩子,同时也妨碍孩子试图作出独立行动的努力。跟过分爱护意思相近。心理学上来理解的话,是不利于独立自我健康的产生。

那么世间上真的存在溺爱这一说嘛?还是被爱者其实是爱者主动照顾曾经未被满足的自己,而实施的一系列以爱为名义而进行的盲目偏差爱呢?那么由着孩子的性子,惯着孩子又代表了什么呢?

如果你能够真实看到孩子,那么孩子经由的TA自己怎么会有过分爱之说呢?如果有人说由着性子的孩子行为,多半都是没有看到孩子自己,只是看到大人们头脑中想象的孩子的样子!这也许就是个一元思维的禁固,既我思如我是!当然这样的孩子并非能够如你如愿,便有了与之对抗之说,同时大人们又执意的追求听我的,所以就有了惯着你的溺爱之说!

也许有人还会说,当今社会真的有些孩子是被惯出来的,不合理的行为方式让人们看了气之又气!可是,我又想补充说,所谓孩子不合理的外化行为方式中,一定藏有TA对爱的特殊解读,只是和真正的爱相差太远,所以才有了心理咨询中的矫正性情感体验之说。

记得朋友前几天和我讲述一件关于“溺爱"事情。她是个温柔可人的妈妈,对孩子自然充满温情和爱。但有时她也有“犯病”的时刻。

比如上个星期的某个早晨,朋友家小朋友刷完牙忘记了漱口吐在TA固定小盆里。后来孩子想起时,就又重复去做了这个流程。朋友很“殷勤”的把小盆拿过来,放在小朋友的身边,也就是卧室的门口。没想到小朋友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朋友感觉到自己需要把小盆放在客厅里,毕竟小朋友每天都在客厅里完成这个流程的。没想到小朋友还是大哭不止。朋友见此状便怒火中烧上来。

“我这么也不行,那么也不行,你想怎么的?是不是把你惯的?”朋友复述了当时的对话,愤怒后还满是委屈。可以感受到那一刻她想做个完美妈妈的写照。我为了你做了这么多,你怎么还看不到,这可是我曾经没有体验过的,然而我给你了你却不领情,所以我把这一厢情愿后的愤怒发泄在你(孩子)身上。这一完整的闭环其实是很多妈妈踩过的坑,也许现在还踩着,将来不自我觉察的话还会继续踩着……包括我也没逃过,至少曾经我也入坑过无数次了。

把你过惯的,多么熟悉的一句话呀。那个时代的我们的父母真是没有真正理解到爱的涵义,抑或是他们都没真正感受到爱的滋味。直到他们生儿育女之后就凭他们想要养育曾经自己的样子而延续下去,而又因一些严厉的超我阻抗,也就是曾经内化到自己身体里父母忽视或不爱的影像缘故,他们感受到的不配得的熟悉感,所以就会在享受爱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什么各种么鹅子,来提醒自己你的爱的能量值的获取与给予的限度。

都说养育孩子就是重新养育自己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中就包括你能否冲破曾经父母给你的束缚然后轻松前行呢?如若做不到,你可能还会自觉不自觉的走上父母养育的老路,一代代传承,也许这也是代际创伤的一部分吧。

再来说说我那个朋友对待孩子的态度,也许在那一刻她体验到她照顾孩子的本能自恋受挫了,既孩子如果知道我是为TA做的事情,TA不应该哭闹呀,因为已经“符合"到孩子心愿啦。事实是即使孩子知道妈妈为TA做的这些,孩子依旧会哭闹,因为TA是一个独立个体人的存在,就会有个人的意志和感受的。有时候孩子的哭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重要的是TA乱时,你能否守住镇角!

生活中没有一承不变的能如任何人所愿,如果一味追求自己控制范围内的安全,那么就会执迷于控制,就如上面的朋友那样,她的各种做,也无非追求一个永不哭泣的孩子而已!而不是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更不会用自己稳稳的安全感来驾御自己对失控的那一部分的友好相处。

这个也同样适用于父母养育孩子的事例上,当我们真心实意的去爱孩子,去看见孩子的时候,我们的爱就不会变成执意。而不是我要时时刻刻的做一个好妈妈,来满足自己某种自体的需要。当孩子哭闹不随人心意的时候,你就可以稳稳的站在那里去观察孩子。更不会因为孩子的情绪骇浪将自我吞没。

那个时候,孩子怎么都可以,你也可以做个容器把TA送来的“礼物”转化,即使暂时转化不了,你也能够接纳自己,跟孩子一起成长本身就具有具大的疗愈意义不是吗?

至于每一次情绪爆发时,就不要对孩子随便说“把你惯的了”,这会使孩子怀疑曾经父母给的爱是否真实,抑或是父母给的爱是有限值的。

真实的爱总是连绵不断。不是吗?

我也承认想从这件事情上,达到观点背后的成长需要很长时间。毕竟我们的潜意识中植入了那些早年的编码,需要我们重新长出力量去改变。

无论你是想做一个完美妈妈,还是认同了父母的曾经的那些话和那些事;还是你要让孩子经历一下你曾经的经历,来证明你是多么的爱TA;更或是你也许有潜层的嫉妒,你曾经没被很好的爱过,你自己的孩子却经受着,所以你会本能嫉妒你曾经没能拥有哒!进而去攻击孩子,也许还有更多的理由……

这需要你有更多的自我觉察去寻找,毕竟一干个哈母雷特中就有一干个想当哈母雷特的理由,我们无法随便就能定论其中一个就是你的。正如咨询分析一样,同样的心理问题,背后的成因也因人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那么我们就带着一点点伤害去上路,一边疗愈一边成长吧!至于溺爱之说慢慢体会吧!如实看到自己,如实看到孩子,也许是溺爱的解码吧!

相关文章

  • 溺爱之光,给我带来的反思与成长

    不用完全疗愈伤害,可以试着带着痛苦勇敢走下去!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关于溺爱的故事。故名思义,溺爱是照顾者(通常是母...

  • 方木的另一面是江亚

    作为小说《心理罪》的收官之作《城市之光》在给我们带来反思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作为曾经方木的阴暗面,...

  • 适合一个人看,提升幸福感的8部电影 | 日影篇

    好的电影,就是可以触动我们的心房,有时给我们带来反思与思考,有时也给我们带来积极与愉悦。有的电影看得很压抑,有的电...

  • 20190228晨间日记

    一、个人成长与反思 1.昨天黄帝内经酒业品鉴培训会第一天 带给我们太多感触。上午整场都是丁大师给我们带来黄帝内经的...

  • 每日的感恩与反思,给我带来的……

    每日感恩,今天已经进行第4个月,每日通过文章反思,已经进行了300多天了。俗话说的好,量变引发质变,深以为...

  • 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在孩子成长中伴随着乐观、自信心与坚强,同时也带来散漫、溺爱、虚度。 有条件的爱在孩子成长中伴随着内疚、自...

  • 突然的贫富差会让孩子措手不及

    富裕家庭突然陷入贫困 对孩子成长会带来明显的影响; 对受到过份溺爱的孩子,这种变故更加难以接受; 被溺爱的孩子,过...

  • 还有什么更好的呢?——送你一把金钥匙,意识之光的分享一

    HI,伙伴们,我来了! 今天给你带来的是学习“意识之光”后实践之一——看见“亲子关系”与自我成长。 ——引子 前两...

  • 溺爱的反思

    溺爱的话题从未间断,生活中处处有它的原型,我身边的例子让我很吃惊也很意外,同时也反思这种现象的起因以及应对方...

  • 成长

    每一种经历,只要有反思,都会有成长。 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对经历的反思,有反思,不说有多少反思带来的成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溺爱之光,给我带来的反思与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ks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