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路过开发大道,和经中路交叉口的地方原来是有一个公园的,大概是16年或者17年,我几次晚上路过那个地方,跳广场舞的,买小彩灯的,甚至还有买矿泉水的都有。
人,很多,热闹也欢快。
如今这里算不上杂草丛生,但是凌乱的很多,甚至,原来他们跳舞的地方现在因为雨水淤积了很多泥。那一瞬间,我特别想停下车拍个照片的。因为下班高峰期,车辆太多,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只是,走过了这么久,心里依然想着这个事情。一个地方说萧条就萧条了,连个原因还没找到,就败落的像退去的潮水那样迅速。
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环保,消防,甚至地产的过度开发,都在促使一个地方加速的萧条或者败落,产业升级,已经迫在眉睫。人口密集型劳动还没有夯实城市的基础,人还有定下来,就不得不到别的地方需求工作,讨生活。
现在各大城市的人口,只有深圳在快速的增加,北上广深,深圳已经远超广州,每年以50万人的速度在膨胀,引进人口力度全国第一。只要大专毕业就可以入户口。我还是建议大学生,未来只要有机会就去大城市发展。
深圳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年轻,充满活力。
说远了,就我现在在这个城市,台州。刚刚来的那会,市区非常拥堵,而我们去玩,逛街,都喜欢去。如今,不能说是萧条,就是觉得人气大不如前。乐购,这样的超市都关门走人,可想人气冷到程度。
作为一个制造业非常发达的城市,手工作坊,小型加工厂大量侵占人们的住宅,活动的花园等。如今农村拆,小加工厂拆,小家庭作坊更难以幸免。
我自己有时候的恍惚,当初选择这个城市是不是对的。安徽,作为人口流失最多的省份,心痛不已。比如我的家乡蚌埠,连常住人口都不太准确,只能写上户籍人口380万。
大概是几年前,记得城市的宣传片,是打造一个三百人口的城市,哪个时候就觉得不靠谱。为什么?因为这个城市的总人口才380万,你怎么能把三百人都聚集到一起,产业单一,工厂规模小,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堂弟在哪里买了房子,我就想,如果你在哪里上班,也许还能住的上,如果在外地上班,这房子买了意义是什么?单纯的贡献 GDP。
不是我唱衰自己的家乡,而是我觉得这个是大趋势,不可逆转。
18年底,去了郑州,最明显的感觉,这个城市活力很足,平铺就可以好好建设。可是周边城市呢?洛阳,开封,毫不客气的说,就用破败来形容。城市的部分建筑,一看就是很早之前遗漏下来的,比如很早的机关单位的高墙,类似粮站的那种,那时我小小的时候记忆里比较清晰的。几个河南的小伙伴也是一阵感慨,还有两个小伙伴就在这里上的大学。
这里不抬杠,郑州发展的越好,它周边城市只会越来越萎缩。大城市,自然把人口吸走了。
也许你会问,城市的未来在哪里,我也不知道。我个人的观点是,考虑以后发展的话,就去大城市吧。
想想有多悲观,农村一个接一个的消失。城市化,在全世界都是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