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静致远
现代城市是很多人向往的繁华之地,然而城市又时时给人嚣闹和压抑。
每天按部就班地过着每一天,不敢想象别的生活方式,因为没有勇气放弃似乎象征骄傲的城市身份。对于这样无奈的现实,没有激烈对抗,也没有剧烈互撕;有时任思绪像一只夜游的鸟徘徊于城市的上空,看着翅膀下闪烁着灯光只管自我催眠作着自己的梦。
经历几天缠绵的阴雨,草木开始了浑厚的呼吸。天光澄明,到处颇显春的恣意和霸道,令人欣赏和迷恋的同时,也敬仰自然的厚泽。
而这个时节,最为任性开放的当属那一树树桃花和玉堂春。它们褪尽叶子,毫无遮拦绽放。那样毫无顾忌,拥挤地破壳而出,新生的欣荣被彻底激酣。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
很欣赏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场虚妄。其实,经年过往,每个人何尝不是在这场虚妄里跋涉?在真实的笑里哭着,在真实的哭里笑着,一笺烟雨,半帘幽梦,有许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不是不寂寞,只是不想说。而自己说出的“高处能胜寒,低处能御寒”的人生境界,要经历多少的大开大合,才能做到超然物外的云淡风轻?
每次面对一些丽质天生的景物,总希望用镜头或文字记录,虽然明知,无论是拍摄的装备,还是措词的驾驭,自己就是一个菜鸟。但是,没有留下记忆的美好,肯定是一段令人唏嘘的空白,更是一笔不能补偿的终身遗憾。
展现在镜头前的实景,纤毫毕现还原着一种具体和真实;而拍摄的角度,构图,器材的运用,大大修补了存在中的缺憾和不足。这就是“景深”的意义。明知现实骨感,依然相信未来丰满。利用相机,将刹那凝定为永恒;利用文字,将捉摸不定的动态,内敛成一笔一划静态的回忆。
从来,对大自然野生的原景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向往“无丝竹之乱耳”的恬淡悠然,然而现实的局促不能事事时时尽意,唯有借助某次场景的光临,借助毫无长进的拙技,聊以自慰
——桃源至今不可得,自种桃花在堂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