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独自上场》
1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运动员的印象还停留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依靠天赋”,认为他们的生涯只要好好打场球赛就可以了,不用像我们被数理化埋没。可以一整天在太阳底下奔跑嗨皮,是一件很令人羡慕的事。
现在看来,我当初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
李娜在这本自传中,提到:
能够取得一定成绩的选手,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一般都是非常严格的,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高度自律、自爱的性格,你很难在体育领域有所成就,而且许多比赛并不是单纯地靠角力取胜,我们必须保持头脑灵活、思路清晰才能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
李娜,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中国女子网坛乃至中国体坛众多第一的创造者,首位走出举国体制而成为世界级运动员的网球选手,首位获得四大满贯赛事冠军的亚洲选手(中国选手)。
有这么多荣誉的李娜,一开始,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因为从小天赋异禀被教练相中从此飞黄腾达大展拳脚”,相反这只是一个普通姑娘,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独自面对外国的嘲笑与讥讽、本国的排挤与鄙视,忍受身体带来的极度疼痛,咬牙熬过那段最难熬的时光,最终浴火重生,璀璨耀眼。
2
如果你认为李娜能夺得这么多冠军,是因为她从小天赋过人,从小就是网球高手。那你可就想错了。
一开始练网球的时候,李娜其实并不喜欢这项运动。甚至从一开始李娜练的不是网球,而是羽毛球。
而她最开始打球的契机是因为5岁时就有1米2高了,有羽毛球业余体校来爷爷工作的小学招球员。
前15年,她打网球,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15年后,她才真的爱上了它。
3
作为一名职业选手,无可避免地会在运动中受伤,就算再好的运动员面对伤痛也无可奈何。
2002年亚运会之前,由于长久的压力和心情抑郁,李娜的身体开始内分泌失调。
在欧洲时,花粉过敏,导致她不停地打喷嚏引发肋骨骨裂。
在世界巡回赛前,进行全身体检时,被医生严厉告知:你已经不能打球了,如果用0到10的数字来标识膝盖受损程度,你(李娜)现在已经到了7的位置。
尽管身体上的伤痛有可能毁了李娜一身的健康,李娜也只是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坚持打比赛。尽管她不止一次见到伟大的球员被自己的伤痛击倒。尽管她知道运动疲劳会加重伤势,恢复起来很不容易。
4
在多哈打比赛时,李娜遇到了一位排名世界前十的选手,彻底输掉了这场比赛。
她陷入了极度的自责跟否定中。她一遍又一遍地痛骂着自己:“我根本不配打网球!我生来就是个失败者!为什么这一切会降临在我身上?我付出这么多、投入这么多是为了什么?做了三次手术,每天这么辛苦地做康复是为了什么?我看不到任何收获,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好!!”
暴躁、易怒、焦虑、消极……
即使阳光如李娜,还是会陷入不可避免的情绪低沉。
这个时候,你才会意识到,即使是那些看似已经成功的人,背后也一定隐藏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压力。
最后的最后,李娜又一次把自己从消极中拉回来,打败了前十的选手。
5
因为不太了解网球,不太了解大满贯,我不知道该怎么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李娜比较好。
她在这本书中说:
想要获胜,你必须真正发自内心地渴求胜利,你要非常、非常、非常地想获胜。
你对胜利的渴望,要像在沙漠中跋涉,濒临死亡的人对清水的渴望一样。
然后,你才有希望,仅仅是有希望,获胜。
有时候,我在想,李娜这么辛苦的打球,她所有的青春都抛在这上面,她受了这么多苦,甚至受到某些人的排挤跟打压,会不会后悔?
李娜只是笑笑,目光中透着坚定,让人难以撼动。
我比较恐惧的是怕以后会埋怨自己,就是在力所能及时没有努力做一件事,当没有机会再去做时,会责备年轻的自己。
而那些小磨难和小障碍,最后都被证明是命运指派给我的催熟剂,它们让我学会勇敢和承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