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太极

作者: 千禾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20-08-12 17:00 被阅读0次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01

我们从出身到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再到衰老离去,这一路历程里会有很多的人和事随时间的流逝而储存在记忆中。有些记忆会时常在脑海回荡,有些记忆却似乎早已忘却,更多的记忆是分门别类储存在大脑的格子间里。

那些看似忘却或储存的记忆,如果没有触碰点,可能会真的慢慢忘却,不再忆起。而有了触碰点,某个格子间的记忆闸门会瞬间打开,往事犹如昨日,记忆重新浮现。

比如我们每天在简书和简友互动,经常会有这样的触碰点,我曾经还写过小文碰撞,真的就是这样,在欣赏简友的美文中会不时会心一笑,会不时忆起自己曾经的类似过往,这种隔着屏幕的文字和记忆碰撞,让我们不断在简书产生共鸣,以此齐心栽种好简书这颗日益枝繁叶茂的大树。

这不,那天看到简友丘豸写到曾经学太极的趣事儿,就想起自己曾自学过简易二十四式太极,而且坚持练习多年,当时就把题目备忘在记事本上,今天才有机会打开记忆之门。

单  鞭

02

那一年,我因为强烈要求换岗得罪了头儿,一时让我坐了冷板凳,这倒让我一下子轻松了不少,不再每天晚上熬夜加班赶写材料,不用再参加那些不喜欢不必要的应酬,下班后终于可以早早回家。

那年夏天单位开始实行工作午餐制,正好娃也去了外地上学,石头一直在单位中餐,我就积极申请了工作午餐,每天在单位吃了工作餐后午休,还可以蹭免费空调。

那时我办公室从四楼换到五楼,从原来的小隔间到长方形的独立开间,办公空间大了不少。有一天突然想到何不利用午休前的半小时自学太极呢?之前娃在高中时,学校专门教过学生,那时他们的课间操就是打太极拳,记得娃在家打过几次,还试着教我,当时没学会。

有了想法就付诸行动,自己在网上搜索,最后选了吴阿敏的简易二十四式太极视频。每天中午饭后,一个人在办公室按照视频里的分解动作自学,根据动作的难易学一到两个,第二天再学新的,最后将前一天的动作连贯起来练习,坚持了半个月才勉强学完所有动作。

虽然是简易二十四式,前面的动作也很好学,但到后面的高探马、右蹬脚、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几个动作时就感觉比较吃力了,要么蹲不下去,要么重心不稳,动作也不连贯,那时才觉得这简易也不简单。但我做事,决定了就尽量坚持,一天学不会的动作花两天学,反正午休前的时间都可以用来学习。

白鹤亮翅

03

别看分解动作不难,但全套连贯打下来却不易。开始的时候脑子里要先想一下动作名称,再根据名称去回忆动作要领。我将24个动作名称打印下来,办公室贴一张,家里贴一张,熟记背诵,中午午休前在办公室练习一两遍,晚上回家在家练习一两遍,这样每天练习一段时间,终于能够自然流畅的打下全套动作来。

此后,坚持几年,每天坚持练习两遍左右,有时早晚都练习,主要是为了自己锻炼健身。直到近几年坚持每天行走,加上养了糖豆后时间有限,有时忘记练习,慢慢开始松懈了,最近又开始捡起来,动作没忘,虽然名称不一定能背全,但动作已经全在心里,不用再去想动作名称就能全套流畅练习。

个人感觉这个对自身平衡系统、心肺呼吸循环系统锻炼比较好,我同事玲因为身体欠佳,在我之前就专门花钱请老师教学的35式太极,那套更复杂一些。后来慢慢了解到简易24式太极是原国家体委在1956年组织有关太极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的精华改编而来,与传统的太极拳套路相比,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更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特点。

练习时尽量要心静体松,排除杂念,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要圆活连贯,动作转换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以肘带手,活顺、自然;要虚实分明,呼吸自然,徐徐吞吐,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如果能觅一片安静的树林,每天练习几遍,坚持年年天天练习,绝对能感觉到身体的奇妙变化。

太  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学太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rm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