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砥砺奋进的3年:转型浪潮下聚合支付行业的崛起

砥砺奋进的3年:转型浪潮下聚合支付行业的崛起

作者: i聚合 | 来源:发表于2017-10-18 16:39 被阅读0次

轰轰烈烈的经济转型浪潮下,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在中华大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重新出发的中国经济获得新鲜养分,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转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已今非昔比。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865.999美元,正式进入中高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但是,过去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因素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一方面,劳动力和资源优势逐渐丧失、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环保压力巨大,使出口和投资的高增长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国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使供给端面临着创新、升级的巨大挑战。

2015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三五”开局之年和新形势下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此开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承载了新一轮经济改革的重任。

经济转型的浪潮下,中国各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夕阳行业的落寞和朝阳行业的崛起成为新时代的背景色。

硕果:消费增速,支付行业高速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从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2012年至2016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消费规模的持续增长,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市场出台了多项政策,从支付牌照收紧,到96费改执行,再到二维码支付的开闸放水,每一项政策都是对此前的行业乱象的大力度整顿,极大促进了行业的良性发展。二维码支付技术规范、POS终端保有量持续增加,以及支付方式和支付场景的不断丰富,都带动了移动支付的发展。

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专题分析2017》指出,从2013年到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行业发展迅猛,年交易量从1.3万亿已经增长至35.33万亿人民币的规模,预计2017年整体交易规模将保持超过100%的增长速度,达到75万亿规模。其中,互联网支付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速。

移动支付的发展,带动聚合支付新模式的兴起,一方面聚合支付厂商直连商户,解决商户在移动支付时代面临的店铺管理需求,另一方面,出于对支付场景的争夺,移动支付巨头对服务商补贴力度加大,聚合支付企业因此受益,备受资本关注。

崛起:集成趋势,支付技术不断升级

二维码技术现已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主流支付形式,它是聚合支付崛起的关键因素。微信曾率先将其用于信息交互和支付应用当中,支付宝也随之跟进将其应用于支付之中,共同推动着二维码技术在中国的普及。

支付是场景产业,快速、安全的优势使得NFC技术被大众接受,NFC带来了新一轮变革。据权威机构预测,2017年NFC手机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出货量将占六成以上。另一方面,银联近些年一直致力于按照智能POS的技术要求,对非接技术进行改造升级,现在的POS支付终端不仅支持二维码,还可以支持NFC。

二维码与NFC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场景的需求,而身份信息的快捷认证,则需要生物识别技术的辅助。指纹和人脸验证就是一次巨大的创新,这都是基于银联和第三方支付的信息数据库。生物识别或将带来新一波对传统支付设备的冲击。

传统的磁条、IC卡插卡槽等终端设备现在也仍然应用于市场中,这就给MST技术发展提供了机会。多种支付技术、多支付方式,传统与新兴并行,支付技术的崛起给终端改造带来深刻思考。

支付技术正在升级迭代,传统正不断的被新兴技术取代,新兴技术也正逐渐被市场和大众所接受。支付技术的集成、复合、兼容成为当前一大论题,也是聚合支付发展的必然趋势。

聚合支付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商户的对接苦恼。根据消费者的不同支付习惯,要求商家能够多支付方式并存,既要支持各种各样的支付场景,也要配合传插卡、NFC、生物识别,最终把需求引导至终端机具的解决方案。

技术和支付的融合,在实现层面上面临着更大挑战,不仅仅是集成支付功能,还是软硬件的碰撞,更要保证成品的美观轻便。尤其是在机场、酒店、医院等场景中,不仅需要对基本的支付需求,还需要个人信息验证功能,集成多种支付方式和多功能应用的终端将成为聚合支付发展的另一挑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砥砺奋进的3年:转型浪潮下聚合支付行业的崛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de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