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从沙滩红楼搬到燕京大学旧址是1952年的事。而燕京大学是校长司徒雷登筹款买地建的,这些土地在明清时期曾是名人或皇亲国戚的九大园林,分别是:勺园、畅春园、蔚秀园、承泽园、治贝子园、鸣鹤园、镜春园、朗润园和淑春园。
淑春园即未名湖到北大西门一片区域,是燕园最美的地方。
西门里,有一对华表,是圆明园的遗物。
民国初期混乱年代,圆明园遗址成了无人监管的石料厂,1924年冬,燕京大学移走安佑宫前的三根华表。1925年1月,时任燕大副校长兼历史教授的翟伯牧师又派人运安佑宫前的第四根华表时,被当时北郊警察分署赵署长阻止,逊帝溥仪也提出告发。
最后,这第四根华表被京师警察厅运往城里,1931年春曾横卧在天安门前之道南。同年夏季北平图书馆在北海西岸建新馆时,即将燕京大学多余的一根华表,以及放置于天安门前的那根,皆运去竖在主楼前。
也就是现在的文津街国家图书馆古籍部。
但是在这几番搬迁中,华表被配错了对。这四根(两对)华表虽然极其相似,但是基座还是略有差异的。
不信下次你有机会去北大和国图古籍部仔细观察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