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上次撰文,过去近半年时间了。上班之余,一直心心念念想再度更新,又屡屡打消了念头,“忙”总是一个好理由……

结合19年发生在自己身上(体能和思维)的变(xia)化(jiang),产生了一种难以排解的危机感。大脑是一个不靠谱的储存器,如果不及时“备份”,一份资料从头脑中消失,无异于它从一开始就没有存在过。今年重新翻阅过去抄录的十几本纸质的读书笔记,发现很多内容如今居然难以理解了(那可是自己写过的东西),深感惶恐;惶恐程度不亚于突然发现自己体能的下降。存在于自己大脑里、极不愿意如尘烟般消失无迹的东西太多了,以能持久保存、有效驾驭的载体来进行备份,就是这个平台存在的最大意义。所以,自己就是最先的、最忠实的读者,所有在这里的文字,相当于公开云盘一样;所以,也就没有“迎合读者”“反映特定主题”的必要。
前一阶段还抱有一点“别人觉得不够水平怎么办”的顾虑,现在觉得颇没必要,真没水平的话,暴露出来并不是比遮遮掩掩更坏的选择。如果还能得到得到热诚的评论和指正,更是额外之财。
整理资料,哪怕是最简单的抄录,也绝不会仅仅是再记忆一次而已,这个过程必然(应该说是大概率)会闪现很多灵感的火花,为了这个“出新知”的可能性,也值得认真去做好。

“重启”后,最先想完成的一个系列(就内容量而言称得上一项“工程”)就是以主题的形式整合所读过的书籍和部分有深度的文章,以摘录为主,点评/感想为辅的形式来展开。最想整理、也最想分享的主题就是“自由”。这是一个几乎人人都以为自己懂、自己爱追求的价值元素,而我试图做到的是,让大家明白,自由并不简单;它从经济的、哲学的、道德的甚至生物性的领取去思考,都有极其迥异的区别。不妨做个小测试,你可以用一两句话说得清楚“自由是什么”吗,后面的系列会从三至五个独立的角度,给出一些有启发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