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五:北山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五:北山

作者: 等待戈多0619 | 来源:发表于2017-06-20 07:59 被阅读0次

       北山(叩官镇):清乾隆四十五年,一高姓道士和师傅来此化缘,看此地风水好,高姓道士还俗在此立村,取名大耳村,1958年改称大北山,后简称今名。

       大北山有牛郎顶,海拔500多米,是五莲境内比较有名的高山。

       相传,织女被王母娘娘召回天庭,牛郎在人间日思夜念,一双儿女整日哭泣着寻找母亲。牛郎只能泪流洗面别无他法。此事被那头忠厚的老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舍身报主。老牛告诉牛郎,自己是天上的金牛下凡,把牛皮缝成斗篷披在身上就能飞上天。老牛说完就自尽而亡。牛郎非常心疼,他眼角含着泪水,照着老牛的叮嘱去做了。一切准备妥当后,牛郎担着一双儿女来到村后最高的山,面朝东南,这时只听耳旁一阵大风,“倏”地一声,牛郎飞了起来,直奔天宫而去……

       从此这里便叫牛郎顶。时至今日,山顶上还保留着四个面朝东南的牛蹄印,每个都有轿车方向盘大小,不禁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牛郎飞天后,当地百姓给勤劳勇敢的牛郎建起一座庙,里面供奉着牛郎织女的塑像。牛郎庙位于顶前的一块平地上,古庙在除“四旧”时遭破坏,现只有基址尚在,依稀可见庙宇的台阶、地砖和柱础。

       在牛郎庙的后面,有一座石像,这便是牛郎织女的化身,在这里没有王母娘娘划天河,也没有鹊桥会的动人情节,只有两颗相互依偎的心。人们欣赏到这样的爱情石,让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同时,也告诉热恋中的男女,什么是天荒地老,什么是海誓山盟。

        关于牛郎顶,还有个叫法,叫“牛王顶”。传说:孙膑在马陵大捷之后,辞去军师之职,遍寻齐地名山,选中九仙山,便在仓敖岭西麓抱犊峰下,盖茅屋三间,隐居此处聚众讲学,研读兵法,在此写成了千古不朽的军事巨著《孙膑兵法》。

        一日,孙膑到松柏的前长岭赶大集,有一头浑身毛色金黄的牛一直跟着孙膑,怎么赶都赶不走。孙膑就骑着这头牛回山了。某天,孙膑站在抱犊峰山顶上观山景,眼见从天上飘来一件东西,径直落在他的脚下,竟是一部《天书》,因此这山顶就被称为“天书顶”。孙膑欢喜地爱不释手,经常独自坐在“天书顶”上研读,常常读到口干舌燥才下山,再到“天泉”边上喝个畅快淋漓,所有的疲倦就会飞向九天云外。闲时就会去金牛岭上照看一下牛,与牛唠会嗑,天将黑时才会回到书院休息。

        这天,孙膑又坐在老地方研读《天书》,读着读着,竟有两个字不认识,这可急坏了孙膑,读不懂这两个字就吃不透全书的精华。心想:必须得去找玉帝问个明白。可玉帝在天庭,怎么才能到得天庭呢?

        他心烦意乱,希望搞明白这两字的含义。走着走着走到金牛岭。这牛原本还老老实实地在那吃草,一抬头见了他竟撒开四蹄就向着东北方跑了,一直跑到叩官苏家庄与南回头交界处的东岭上,牛才住了脚步,朝追来的孙膑看了看。孙膑气得给了牛一鞭子,牛冷不丁一扬前蹄,又朝着北回头方向的大北山跑去。这一扬蹄竟在大石上留下了两个牛蹄窝。直到如今那里依然有这两个牛蹄窝子,雨天就会蓄满了水。

       孙膑一气追到大北山的山顶,他看到牛此刻浑身金光四射,竟变成了一头金牛。他恍然大悟,怪不得这牛不像寻常牛,原来它竟是一头神牛呀!牛把前蹄卧了下来,示意孙膑坐到自己背上。孙膑坐上来,牛竟腾空而起,驾着祥云,向着天庭飞去。后来,人们发现金牛腾空而起的地方留下四个牛蹄窝。因此,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奇事,就把大北山的山顶称为“牛王顶”。

        牛郎顶前有一山泉,当地人称“海眼”。

       相传,远古年间,大北山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桑田,岁月更迭,大海逐渐南移,现出一片群山,而董家口一带却变成汪洋大海。大海南迁后,在牛郎顶前留下一口山泉,当地人说是“海眼”。山泉水大都是甜的,但此泉所冒出的水味道有点咸,且一年四季都有水,不受干旱雨涝的影响,并且上半月与下半月不同,如同大海潮起潮落,非常神奇。据说,早年间有个叫王五的打柴人,不信这泉子能通到大海,有一天,他在扁担上,用砍柴刀歪歪扭扭刻下了“牛郎顶王小五”。就把扁担伸到海眼里,直到扁担全部伸进水里也没试到底,他用力往下一摁,扁担就不见了,等了好久也没见扁担浮出来,就只好回家了。后来听赶集的人说,有人在董家口海边发现了刻有王小五的扁担。这更让人相信海眼通着大海,让人多了几分敬畏和神秘。

相关文章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五:北山

    北山(叩官镇):清乾隆四十五年,一高姓道士和师傅来此化缘,看此地风水好,高姓道士还俗在此立村,取名大耳村,1...

  • 五莲村名由来之二十五:老君堂

    老君堂(叩官镇):明初,侯姓迁此立村,以村西老君庙,村以庙名,明末重修老君庙更庙名为老君堂庙,村名随庙名更...

  • 五莲村名由来之三十:丹土村

    丹土村(潮河镇):清康熙年间,王姓从叩官崮寺头迁此,居现址东北角,取名东北楼,同时刘姓迁入居西南角,取名棘...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二:庄沟

    庄沟(户部乡):清末张姓迁此,后吴、杨、夏等姓迁入,散居两崖看山,1956年合为一个行政村,以东崖巨石形似拴...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七:少山村

    少山村(户部乡):明崇祯年间,李姓从今槎河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李家庄子。1981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因与许孟...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九:上沟

    上沟(户部乡):清康熙年间,邱姓和许姓迁此立村,当时树木茂密,且居龙潭沟上游,取名上林村,后演变为今名。 ...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三:庄沟

    庄沟(户部乡):清末张姓迁此,后吴、杨、夏等姓迁入,散居两崖看山,1956年合为一个行政村,以东崖巨石形似拴...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四:大槐树

    大槐树(叩官镇):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姓自江苏海州行此立村,以村旁有一株大槐树得名。 大槐树村...

  • 五莲村名由来之九:高阁庄

    高阁庄(户部乡):明洪武二年,王姓从山西洪洞迁此,继而翟姓迁入,共立村,取名高哥庄,后邱姓迁入,在大街西头各...

  • 五莲村名由来之十:胡林

    胡林(户部乡):明代立村,以村北匡山取名匡山庄,后村周围长起槲部椤林,改名槲林,又省写为今名。 “蟠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莲村名由来之十五:北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co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