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就是在公司里审合同、出意见、协助处理诉讼纠纷的一类群体,这是我刚入职时对这一岗位的理解,既对,也不对。
往浅了说,的确就是这几个方面,上班时间一到,审合同的审合同,处理纠纷的处理纠纷,各司其职,定定地在办公室忙到下班后收拾东西回去,一天就过去了。
但最近的几个合同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行业的不易,一个合格的法务人才并不是按部就班地拿到合同就审、拿到诉讼案件就开始准备材料。身为法务,首先的大环境就是你所在的公司,经手的每份法律合同,都是公司运作所需的,你需要站在公司角度去修订合同,而非仅看条文是否合法合理,后者学过法律甚至依据日常经验评判也可,当然,也不能忘记其合理性,一味地倒向公司一方会让自己的思维定式,不利于发散,在此之后也需结合公司各部门的协作风格给出意见。
其次,拿到合同就审或者听风就是雨去获取信息并使用都是不可取的做法。在每一份合同背后,都有其交易模式,略微一观可见公司,细究则见大行业,了解需求去拟定、审核合同才是正常做法,而在这需求背后,你也要清楚,不懂法律的人表述的法律关系会更加复杂,或者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这就需要法务去厘清法律关系、和需求单位确认法律事实、明确交易方式,之后再给出更好的处理建议,而这一步,也是最难的,因为不仅要求你有过硬的法律功底,还需要你逻辑思维清晰,善于从法律角度辨析,因此,法律顾问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法师是有一定道理的。
最后,多看多学多问多思考是铁律。看案例、看文书、看众人吃瓜可以给大脑划定案件分类,帮助了解各类案件的“关键点”在哪里,以及出乎意料的“攻占地带”;日常工作多以Word、Excel、Outlook为主,虽说入职前基本操作能应付,但也仅限应付,碰到五花八门的问题还需要请教懂这方面的人,而自己去学则会省事不少;多和同事讨论合同、案件,你会发现以后碰到类似情况就能得心应手不少;多思考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毕竟吃了这么多饭,摄入了这么多营养的不营养的,好歹也要动一动脑来感谢你的嘴。
以上,非常感谢我的同事尤其我师父,号称办公室小百科的“能能”,当然,我也正在进化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