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魅力漫山川
----北国苍狼
黄甫川与黄河同古老,黄甫川与时代共潮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黄甫川流域这块土地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他不仅是蒙汉民族团结祥和共处的家园,也是为祖国经济发展奉献宝藏的能源基地,更是一个孕育人才的摇篮。
黄甫川曾是走西口的大路,曾是商旅捷足先登的商道,曾是兵家纷争的舞台。历史烟云飞过,荒原几度风雨,这里沉淀下了岁月最后的格局,蒙、汉人民几百年来在这里共同营造出一个团结祥宁的家园。
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首先在黄甫川流域碰撞,这种不期而遇,并没有产生相互排斥与敌对,而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兼容与融合。文化习俗的相互浸润,彼此亦农、亦牧、亦商的互助互信,两个不同历史渊源的民族,实现了亲如一家的团结。这里蒙汉通婚成了常态,从血统上将两个民族已紧紧纽在了一起,蒙人吃汉人的炒菜、酸粥,汉人吃蒙人的炒米、奶茶,同饮一壶清酒、共享蓝天白云。
那飘绕在黄甫川山梁、高吭在迎宾宴客席间的“漫瀚调”,己成为隆重热烈的文化地标,这个蒙汉人民在生活中文化相互渗透、共同缔造的一枝艺术奇葩,己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甫川流域覆盖的准格尔旗被命名为“漫瀚调”艺术之乡。
“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
五十里的路上来眊亲亲你,
半个月眊了你十五回,
眊来眊去把哥哥跑成个罗圈腿。”
这段漫瀚调歌词表现了准格尔复杂的地貌特点,给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带来不便的一种思念与表白。
“城墙上跑马扭不回个头,
甚时候能活在个人前头?”
这又形象地表达了蒙汉人民过去生活穷苦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渴盼。
“漫瀚调调脆个铮铮音,
蒙汉兄弟越唱越惹亲。
漫瀚调是那盘根根柳,
笑声声唱出个手拉手。”
正是表达了蒙汉人民的谁也离不开谁的情谊。……
无论走在黄甫川的哪条沟沟叉叉,还乡路上最熟悉的声音就是山梁梁飘来的“漫瀚调”。在宴席间,最爱听的原生态清唱是“漫瀚调”,那朴实无华的语言,婉啭高吭的曲调,正是渲泻情怀最美的歌。
上帝造物是公平的,它给了平原肥沃的土壤种植粮食,就没有分配更多的资源在其地下。它留给了山区高原贫脊的土地,就为这些地下安排了丰富的矿藏。黄甫川流域虽然土地荒凉,但地下蕴含着一个庞大沸腾的火炉。以黄甫川为界东部是长焰煤种的低硫绿色煤炭基地准格尔煤田,西部是优质动力煤基地东胜煤田,黄甫川源头坝梁以北是乌兰格尔大煤田,黄甫川流过的地下又是一天然的大型煤气层。
丰富的矿藏自然吸引来了轰轰烈烈的开发建设热潮,如果把黄甫川流域比作一个大梧桐树,那些枝枝叉叉上缀满的都是黑色的果实,遨游苍穹的金凤凰经不住诱惑终于在这里落了户,一个前所未有凯歌高奏的时代与我们同在。从谷歌地图上看黄甫川,又像一个撕裂的伤口,大川两岸由北向南,铁路、公路桥梁密密排列,好似要将伤口包扎。走在这条大川北起纳林、南至黄甫镇的在两岸穿行的沿川柏油公路上,头顶上飞架的一座座铁路桥梁如长虹飞渡,高耸的桥墩又像整装列队等待检阅的士兵。脚下一座及一座的公路桥梁在黄甫川上穿梭着,公、铁路桥纵横交错与流动的财富共同演绎出一个立体恢宏的经济大合唱:滚滚乌金出塞外,源源财富聚斯地。
乡愁是难忘的记忆、是剪不断情绪。那些年黄甫川两岸没有一寸油路,每逢下雨走不出故土,回不得家乡,风雨无阻的坦途大道成了生长在这里人们的共同梦想。记得若淫雨绵绵,沙圪堵便成了孤岛,与外界交通隔绝,物资供应中断,往往物价飞涨。我读高中的时代乘长途客车回家,因雨路阻,所有人只能弃车步行,为了赶路借宿农家过夜充饥是常事,无论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了似箭的归心。如今驱车走在能通达家门口的风雨无阻的柏油路上,当年的情景列列在目,世事沧桑、岁月无痕,长于黄甫川的我,阅迭宕红尘的我,总是走不出故乡的情愫。
黄甫川千年风云变幻,走出过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传说中的女神穆桂英、刘金定钟爱过这里,农民义军的先行者王嘉胤诞生在这里,蒙古民族的人杰那森达赖、奇子俊成长在这里,打响抗日第一枪的将军马占山战斗在这里,解放准东革命的先烈长眠在了这里……。
放眼莽莽黄甫川,时势将人杰不断推向历史的前沿。这里走出了昔日政坛明星夏日、千奋勇,更有今日贵为国务院秘书长之杨晶。这里走出了商业巨子张双旺,他带领的伊泰集团名满天下挤身中国企业五百强。这里还走出了新中国第一代著名电影导演于向远……。
黄土高坡是孕育文才的土壤,陕北窑洞里走出了个文学大家路遥,白鹿塬上走出了著名作家陈忠实,黄甫川二级支流西营子川的黄土高坡走出了一位名满文坛的作家张秉毅。张秉义小说写的笔调清新直追著名作家汪增琪,创作的电影剧本挤身艺术电影创作大家的行例,特别是他编剧的反映诞生在黄甫川流域蒙汉人民团结抗垦的电影《漫瀚调》轰动国内电影界,进军洛杉机国际民族电影节,摘得桂冠载誉归来。
生长在黄甫川的另一个文化新星王建中,文学创作折得索咙嘎奖,摄影作品赢得平遥国际摄影大奖……。
黄甫川风雨兼程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一条千年流沙河,一条漫漫商旅道,一条烽火兵马路,一川乡愁烟雨图。
黄甫川,我不得不说的情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