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言虚词#十四、于

#文言虚词#十四、于

作者: 想不起昵称 | 来源:发表于2020-03-18 00:20 被阅读0次
资料整理汇总,并非原创。

(1)介词。

①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可译为“在”“到……时”。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②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可译为“从”“由”“自”“在”“到”。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琵琶行》)

③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范围。可译为“在”“对”。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④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可译为“向”“与”“同”“对”“对于”“给”。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陈情表》)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用在形容词后面,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可译为“比”。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⑥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

(2)助词。作动词词头,有补足音节的作用。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无衣》)

(3)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

①表“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的意思。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②表承接,与现代汉语“于是”用法相同。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鸿门宴》)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相关文章

  • #文言虚词#十四、于

    资料整理汇总,并非原创。 (1)介词。 ①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可译为“在”“到……时”。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 初中常用虚词“于”的微课程文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启文言虚词系列微课第四讲。我们一起来梳理、复习文言虚词“于”的用法。 第一部分:明用法 “于”字...

  • 浅谈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首先来谈谈第一个“而” ...

  • 如何辨析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虚词?记住下边十招,虚词轻松拿下

    文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文言虚词复习之难就难在其功能复杂,用法灵活。 一个“之”字既可以...

  • 文言文虚词“于”用法汇总

    "于”表示“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

  • 语文知识:盘点18个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

    在大家学昨天的文章里,提到了要想学好文言文,就要将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掌握透彻。 虚词常考的有18个,主要考察两方面...

  •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

    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一、“之”的用法: 1、代词 ①代词,代人,译为:他...

  • 第十课 古诗文:文言虚词

    第十课 古诗文:中考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它的主要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常见的...

  • #文言虚词#七、若

    高考必考的十八个文言虚词。资料汇总,并非原创,放在这里只是为了方便我整理资料。请权重高的各位不要点,好意心领了。 ...

  • #文言虚词#八、所

    高考必考的十八个文言虚词。资料汇总,并非原创,放在这里只是为了方便我整理资料。请权重高的各位不要点,好意心领了。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言虚词#十四、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hd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