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起舞的男人(下)

作者: 吾心安处 | 来源:发表于2023-01-12 22:52 被阅读0次

虽然齐帆齐商学院23年年度写作营元旦才开营,老师、运营官以及同学们相识的时间还很短,但这位先生已经给众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我也一样。

他在群里的昵你是“已是冬来春不远”,相信看到这个名字的人差不多都会想到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名言。

个人以为,相对于他的活跃程度、语言风格、发散思维等等而言,这个名字还是显得中规中矩了点儿。

他的名字叫刘福建,河北人。

几天下来,我对刘先生的印象是:性格开朗、风趣幽默、阅读广泛、敢于自嘲、重仪式感、做事严谨、为人坦诚。

前几天,我在群里已经跟他初步交流过以上的感觉,他的回复颇具他一贯以来的风格,同时也很睿智。

我没有记下原话,意思大致是这样的:你夸的这些特征都好,但好像不是我。可我愿意把今天当作大年初一,你说的吉祥话我都收下!

看,这就是他,谦虚都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毋庸置疑,风趣幽默是他身上最显著的特征,群里会有人不同意吗?

听听名人对于幽默风趣的评价——

托·卡莱尔说:“幽默被公正地誉为最佳诗才”。

请注意,是“最佳”哦!

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

刘先生几乎一开口就“幽默和风趣”,也就是不停地闪现智慧。这状态已经不是“闪现”,而是流淌了。

索菲亚·罗兰这样说:“我相信幽默感也是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了幽默感,人们可以在一种非常融洽的气氛中彼此交流思想和看法,缺乏幽默感,生活就变得非常单调和枯燥。”

刘先生肯定是有魅力的,否则,群里的同学跟他不大熟悉,怎么大多喜欢跟他讲话呢?

柯勒律治则反过来说:“缺乏幽默感的人不能算是很完善的人”。

我们一起来看刘先生说的话——

你们写文章如同是“酿酒”,而我哩?只是一个“贪杯好饮”的品酒人啊。总喜欢“白喝酒”不说,还老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端着酒杯细酌慢品之余,总是还忍不住对着东家指手画脚、说东道西、眉飞色舞地瞎扯上一通啊。

她本人实在就像是一根儿调皮的“火柴”,一有工夫儿就在我心上划来划去的,她似乎总是永远地在期待能从我心上“划出点儿火星子”出来啊!

......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所以,一般情况下他是个调节剂、开心果,多数人愿意和他对话或者默默地听他说话。

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本来就挺大的了,来写作营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交流,谁不希望?谁不乐意呢。

其实幽默风趣的人是无私的,他总把观点、才思、欢乐等等与众人分享;幽默的人心胸是开阔的,他们相信也愿意践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敢于、勇于自嘲甚至自黑,体现的当然是刘先生内心的一种自信,一种轻易无法撼动的自信。自卑的人肯定不愿意也无心自嘲,更舍不得、没有勇气自黑了。

有时候,他的自嘲是那种不经意的或者说是漫不经心的,如果你不解风情,可能就看不出他在讲故事、在自黑。

我们可不要上他的当哦!

当然,假如你自己也是一位高手,不妨跟刘先生唱个双簧。

且看——

我也更想写一首诗哩,名字就干脆叫它《挣钱慢》呗!究竟能“慢”到啥子程度哩?它居然能“慢”到我每天早餐吃碗刀削面,想加上一只卤蛋都特么直犯难,天可怜见……

我写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嘛,即便是有些人会违心地捧捧场,曰“好吃”,但我老是觉得自己写的玩意儿有点儿像“狗肉”,就算是真“好吃”,那也未必能上得了席。

梦想很浪漫,而现实忒特么残酷和骨感,太扎心啊!我都五十了别说啥子文豪了,连一篇儿像点儿样子的小说都没有写出来过哩。

......

他就是这样的人,总愿意把自己放在“低到尘埃里”的位置,但他“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喜欢自嘲的人,大多是自信、乐观之人,他们对自身有着深刻的领悟和自知。

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去郑国的途中与弟子们走散了,便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等候。

子贡逢人便打听自己老师的下落,一个郑国人告诉他:“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子产,可是从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无精打采的样子,真像一条丧家狗。”

子贡赶到那里一看,果然是。子贡把原话如实地告诉了孔子。孔子非但没有生气,还哈哈大笑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但说我像条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

刘先生说话风趣幽默,有时候还带点儿放荡不羁。什么?这样说他当心他生气、当心他反击?不至于!因为这既不是攻击他,更不是诽谤他,不信咱们到写作营里爬楼往上读,事实用于雄辩。人家这是浪漫主义、风情万种,不是谁想做就做得到,也不是谁想学就学得来的。

他很注重仪式感,是二班的,远远超过一般人。

他买的书要注明是什么时候买的,买于哪里,并签上大名“刘福建”;他读书读到什么重点地方画画杠杠,要注明日期,并签上大名“刘福建”;他抄歌词、诗歌什么的,喜欢完全手写,结尾要注明日期,签上大名“刘福建”;他写文章包括女主人公是齐老师的,不管多么长,完全手写,结尾注明日期,签上大名“刘福建”......

他还喜欢在书里、书外放置一些精美的书签,摆上一枚漂亮的红叶;他别回形针也是极其整齐的,横、竖、斜等都很整齐;他喜欢盖上“刘福建”鲜红的印章......

现在这个很多人、很多事容易流于浮皮潦草的时代,刘先生如此注重仪式感,并常常表达、呈现或者演绎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几十年如一日,真的挺有自己的想法与特色,这是一种内在的坚守与执着。

敬佩!敬佩!

他的严谨与坦诚就放在一起说吧。

一般情况下,很难把这两个特质与风趣、浪漫放在一起或者放在一个人身上。

但刘先生的确就是这样。

他自己发的文字,只要有错字,必补充纠正;他发现别人文章里的错别字,必指出并更正。

比如我的一篇文章里将“学员”误写成了“党员”,他就及时截屏并指出,还即兴编了个小段子,令人信服又倍感亲切,“心悦诚服”这个词用在这儿精确无比。

他内心坦诚,对于自己发生的错误不忌讳、不回避,而是主动提出来,并更正。

比如刘先生说——

闻一多诗人,曾写过两句诗:“有的人说了并不一定敢做,有的人做了他不一定敢说。”

后来他补充——

其实那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年代太久远了。题目好像是《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前辈老诗人臧克家写的文章。文章里面有一句:“人家是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闻一多先生压根没说这话哩。

看见了吧?勇于自我纠正、完善,不瞒不藏,襟怀坦白。

他还说——读写是一种态度。需要严谨与敏感,我们的目光扫过文字,就应该像“过虑器”一样,尽最大可能把那些错别字儿自动剔除掉。“让读书写作成为我们精神的呼吸”,错别字儿就如同“二氧化碳颗粒物”,吸进肺里肯定有不适感甚至难受。

还有一个事情必须说到,因为这事让我感受到刘先生公平公正的人生态度,关键时刻他没有当老好人。

请看下面一段话——

@一天比一天好 勿恼勿恼啊。诸位能于茫茫网海相遇,那就算是相当的有缘咯。何况又能在一起开心地聊聊写文章方面的优劣得失,本来就是件挺好玩儿的事儿嘛。关于打仗,毛主席曾说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做人确实应该自信一点儿,谁都有捍卫自己想法儿和观点的权力,这本无可厚非的嘛......

@一天比一天好 但有一点,那就是点评者有缘点评到了自己的文章,若是有确实存在的错别字儿和明显的病句,那就要心平气和地改正之,否则我们如何在读写过程里进步呢?假如没啥子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那就可以求同存异,各自保留自己的观点咯。但是永远都明白尊重是互相的啦。再怎么说,人家点评者毕竟还是费了心思,为咱的文章付出了辛苦,应该诚心诚意地感谢人家指正的呀。

这地方刘先生说得详实,我就不多说了,为他点赞!

他,刘福建,就是这样,每一个日子都在起舞。

很多不同风格的舞种,他都能跳、会跳,跳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

我愿意为他鼓掌、喝彩,也期待他的每一次起舞都与众不同、不同凡响。

他是有天赋的、有才气的,也走了很远的路程。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比他年长的这一段路程的同路人,我希望他闻鸡起舞、载歌载舞、眉飞色舞.....

直到站在舞台中央,领舞!

相关文章

  • 翩翩起舞的男人(下)

    四 虽然齐帆齐商学院23年年度写作营元旦才开营,老师、运营官以及同学们相识的时间还很短,但这位先生已经给众人留下了...

  • 翩翩起舞的男人(上)

    一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这个男人,每个日子都在起舞—— 芦笙舞、农乐舞、裹草帘子...

  • 翩翩起舞

  • 翩翩起舞

  • 翩翩起舞

    小石头画不了大作,而且似乎老是没时间画发的图,就琢磨着画小东西。 小蝴蝶飞来了,小蚂蚁也爬来了!? 还有几块被拿走...

  • 翩翩起舞

    好喜欢写字呢!那是因为汉字长的很漂亮,而我总写得很丑,我就感到很生气! 我告诉身边的人,我要“写书法”,她们什么样...

  • 翩翩起舞

    上一次写文章,因为系统更新发不出去暂停。此后,没有再写过。感谢陌生人给予的鼓励。明知自己文采不足,但简单的语言到让...

  • 翩翩起舞

    01 酒店外墙上有组金属浮雕,华丽的宫廷,一个戴礼帽穿燕尾服的绅士,稍弯腰伸出了右手,他对面的窈窕淑女,衣帽时尚,...

  • 翩翩起舞

    一个人的时候,安静的回想 想着人,想着事儿 想着美妙的时刻 如同喝过的莓茶 入口极苦,回味时 口舌甘甜,清冽而不腻...

  • 翩翩起舞

    中央民族歌舞团在温州苍南演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翩翩起舞的男人(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nw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