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比《富爸爸穷爸爸》章节要多,总共14章不说,每一章下面好多小节。电子书的缺点就在这,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一本薄薄的册子还是厚重的大部头,不知道看完需要多少篇笔记。
前言 为何控制感尤为重要
核心是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控制自己的孩子,施压的培养方式并不可取。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尊重,让他们自己搞定自己的困难。
第1章 天底下最让人紧张的事
给生活带来压力的事nuts:
- 新奇(novelty)你之前从没经历过的事——对于孩子来说难道不是每天都会有很多没经历过的事发生吗?所以养育幼儿的过程才那么强调给他们安全感吗?
- 不可预知(unpredictability)你预想不到却发生了的事——这个能力其实也是针对有一定阅历的人,所以这么看起来小孩子的压力来源非常多。
- 对自我的威胁(threat to the ego)你作为一个人的安全感或能力遭到质疑——这个,和上面两个类似吧。
-
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你感到几乎根本不能驾驭局势——所以,对于小孩子来说控制感是各种生活中的小事?但总要告诉他们规则和规矩吧?
在这四个当中,缺乏控制感是最会让人觉得压力大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将餐盘一分为二,再让孩子自己选择要吃哪一半,才是让一个挑食的五岁小孩吃蔬菜的最好方法。
那么三岁小孩呢?他会把他选中的餐盘里的蔬菜全都挑出来。。。
但总是告知我‘计划就是这样’而不是问问我到底想要什么,还是会让我特别不爽。
好像日常生活中会有一些这样的倾向,倾向于给小盆友立规矩,告诉他应该做什么,但我感觉我问他的想法的时候还比较多,虽然三岁小盆友说出来的想法未必是他自己真正想要的。
另外重要的一个点是,给孩子控制感并不是要回避压力,而是能够正向的应对压力,培养他们的韧性。从我自己的情况来说,碰到无法改变的事基本上就是回避。给自己划了一个小小的安全区,凡是解决不了的就躲回自己的安全区,所以表面看起来我的抗压能力也还不错,但实际上解决不了生活和内心的混乱。
从压力本身来说,可以被分为三种:正向压力、可承受压力和毒性压力。正向压力我理解为做好充分准备去应对的压力,就比如筹备上台演出,有准备的汇报;可承受压力就是有充足恢复时间、有提供支持的人的、可以应对的压力;毒性压力要么非常严重,要么就是慢性持久。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多地运用正向压力和可承受压力,而尽量规避毒性压力呢?这在理论上很简单,但执行起来很棘手。首先,孩子的身边需要有一个能提供支持的成年人;其次,孩子需要时间从压力中恢复过来;最后,孩子还需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控制感。
一句话就是:控制感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