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星期三,我会固定看一个公众号,一个喜欢了很多年的女作家的推文,一个二十年前深受诟病直到现在还常有争议的写作者,有郑重她的也有轻薄她的。她是庆山,对,之前叫安妮宝贝。而在这纷纷扰扰的时间长河里,她已经往自己要去的方向稳健而心无旁骛地越走越远越深,远远地把这些口舌之人留在烟尘里。娱乐圈写作圈依旧没有她的传说,多年来,不论外界如何评论,她依旧按自己的节奏读书写作出书,与读者少量的互动,没有争辩没有声明甚至没有理会,几乎搜不到她的音讯,在这些时间里,她找到了对的那个人,生了女儿,她的女儿比我的土儿小一岁,名叫恩养,今年应该是13岁多吧,关于她的他,依旧是个谜,很多人好奇始终无人知道。她把自己,家人保护隔离的很好,也在孩子出生至今的十几年里,她慢慢有了烟火温度,更加真实的存在。
时间流走,有一搭没一搭看她的作品,看着她从被人认为作,小资文艺清新之鼻祖,到如今完成了自己内心厚厚的铺垫,作品风格里透着年岁与内在的变化而酿酒的气息,逐渐冷嘲热讽她的人少了。她的自我成长与建构主要的路径还是深度阅读。她的作品里给那时还年轻的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感受是,即便花好月圆里,依旧与内心的黑洞并存常在,每个人皆如此,没有真正的圆满与如愿,健康,爱,金钱,你要的都有了,依然与虚空并存,这不是贪心与不懂感恩知足,这是本性,对于生命本就不圆满的认识是有利于安生立命的。她个人的状态常年安于读书、静守、休养生息、深入内在,当然,还有长途长时间的旅行,哪怕她的小婴儿刚出生的头几年,在路上也是另一种阅读,也是完善和充盈生命的另一个渠道。她从来没有关心过销量,只是热爱,没有停止阅读与写作,想写就写出来,她说过写好的书,就如一个人它自有的它命运,作为作者不用顾虑太多就交给命运。本着随顺,次次新作却都是畅销书。是啊,世事常常皆如此,刻意而不得,不经意却常有。所有你能有的天赋,意愿,热爱,诚恳都交给一件事,其他的风吹草动都不在意,最终走向了少有人到达的风景。
没有刻意去记,她应该是宁波人,本名厉婕,最初是一银行职员
她主动远离互联网,远离热闹纷繁,远离关注,如今这个环境的诱惑与考验,远离貌似处处都是机会实则多是谎言虚假与泡沫。脚踏实地,认真创作、劳动实践的越来越少,多的是互联网上充斥的热闹,兜售、投机还有取悦等等。当我们经历过,不难发现,总有很多欲求,需求和渴望,却鲜有通过刷手机看抖音买东西而最终获得满足。她对于人际,对于爱,对于慈悲,对于恩养的养育,于我都有启发之处。简而言之,尽量单纯、善意的活着,是给自己也是给他人都的祝福。
前几年的生日,一个朋友送了我一箱她的早期作品合集。从现在的心智来看,早期作品不如这几年的作品有质地,但作为纪念也很有意义。在路上,或者独处,或有一完整的安静的时间,首选看她的作品,比如《得未曾有》到《夏摩山谷》,某种意义上,她的生活状态是与我内心追求和向往比较契合的。经由一条寂静的道路,按照自己的节奏,缓缓地,尽量少的预期地去行走,但我的自由度,时间完整度还不够,依然有许多执念并不能放下,只能在七零八落的生活节奏里保持内心的一块领地。
“在愤怒中如何去冷静,在恐惧中如何去放松,在孤独时如何去爱,在病弱时如何去治愈,在匮乏时如何去创造,以及在破碎时如何去重建”,带着思索去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