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相信着许多事。相信有圣诞老人,相信开心的时刻总是居多,相信所有问题都像会数学题那样,有唯一解或多解......最深信不疑的是大人经常告诉我们的一句真理:有志者,事竞成。
渐渐地,自己明白了,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连曾经信誓旦旦地说着至理名言的大人也会劝我们:人要学会变通,这是成长。既然一开始就明白,努力不一定会成功,理想大多不会实现,为什么我们还要为了那个小的可怜的可能性去努力呢。
多少次我静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想象着他们或她们的生活,想象他们的家人和他们所能遇到的所有人,这些人瞬间在我的脑海里排列起来,再一个个站在我专属的意象广场上,太过拥挤,让我找不到自己。我就这样常常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这样看,如此渺小的我去追求梦想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偶尔也会问自己,明知结果会失败,为什么还要做无用功?
为了什么呢?我也一直在思索,大大小小的失败后我找到了答案,自己的答案。
真正去付出的时候,想的并不多。能不能达到目的,会不会失败这些都不重要。 闷头赌气般地往前走,只看到目的地的红旗在向自己招手。 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目的地,停了下来,却被告知自己失败的结果,霎那间,愤怒悲伤绝望一起涌上来,几近崩溃。 可之后,我还会整装待发,再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好似完全忘了上次甚至是上上次失败的惨痛教训。
难道我出发前不知道自己会失败吗,不清楚奇迹出现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之小吗,我知道,一直都知道。 但我仍然会在出发时催眠自己,给自己灌迷魂汤:你会成功的,成功的为什么不能是你呢。 并在失败后安慰自己,你本来就是个普通人,你已经做的够好了。
我是个最平凡不过的普通人,我需要在出发前拥有自信,我需要在跌倒后寻求慰藉,这是我维持内心自我平衡的方法。 盲目地给自己自信是为了鼓励那个自我,你必须开始,你不能退缩;失败后丢掉追求成功时定下的不能降低标准的原则,安慰那个自我,你已经很优秀了,退而求其次也不错。
我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那个内心的自我,生怕它失去平衡。 在它欢欣鼓舞时,我默默提醒它,保持警惕,不要得意忘形。 在它郁郁寡欢时,我搜刮各种方法让它振作起来,不能继续丧下去。 在遇到各种或棘手的事面前,我劝它冷静理智。
就这样,那个平衡的自我为我提供源源不断地精神动力,让我能在这光怪陆离的人世间找到让自己努力下去的信念。 为了那存在未知的未来,为了比现在更好的目标,即使是退而求其次的结果也好,继续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