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果早知道这样读书……

如果早知道这样读书……

作者: 有财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5-23 13:52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如何高效学习》这本书。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用整体性学习法进行学习,总共有五个步骤,分别是获取、理解、拓展、纠错、运用。前面要我们已经介绍了信息获取和理解,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聊如何进行信息拓展。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但过几天就忘了,知识换个场景就不会用,很多时候都是事后才想起原来当时自己可以如何如何做。如果你也是这样,那就说明你对获取的知识还没有深入理解,而深入理解的标准就是能将知识进行拓展。

一、那什么是知识的拓展呢?

其实,所谓知识拓展,就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之间,搭建起联系的桥梁,当这个桥梁足够坚固,看到其中一个知识点,立马就能想起另外一个知识点,那你就是学会了知识的拓展。

知识的拓展非常重要,这也是区分普通人和高手的分水岭。80%的普通人看完一本书,会把书中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20%的人能够用自己的话把知识讲出来,完成信息的初步理解,而仅有2%的人,能够将知识进行拓展,搭建起知识之间的桥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

二、那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信息拓展能力呢?

我结合《如何高效学习》这本书中的内容,将信息拓展梳理为5个步骤:

第一步,以我为主。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我们读书、学习时的一个心态,一定要调整过来。以前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基本上是以老师、以书本为主,老师和书上讲的都是对的,而且老师讲到哪里,说这个知识点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我们都深信不疑。确实,在学生阶段,因为我们的认知能力以及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学生,大家都一样,因此以书和老师为主没有太大问题。但关键是当我们长大了,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一样,从事的工作也不一样,同样的知识适合你,但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因此,我们需要调整对信息,对知识的态度,要以自己的需求为主,我们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而且要学会去质疑,也就是想想,这个知识真的适合我的吗?

第二步,提炼模型。当遇到触动我们的知识以后,我们需要将该知识用自己的话讲出来,但到这一步还不够,因为就算用自己的话讲出来以后,信息量还是太大,很容易忘记,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将我们复述的内容再次提炼,缩短为4-10个字,比如我们熟悉的黄金圈、smart原则等这样的模型。

第三步,关联案例。这一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关联自己的案例,另一部分是其他案例。自己的案例不用细说,这个每个人都不一样,大家只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想想有没有和知识点相关的经历就可以了。这里重点讲下其他案例。很多人都说,我不知道有什么案例啊,脑袋里面一片空白。其实,不是你没有案例,而是你缺少思维引导,只要稍微进行方向性的引导,很多人都可以梳理出相关的案例。引导词就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开始,时间引导词包括:古代有没有相关的案例,现代呢?空间引导词包括:在宇宙里有没有类似的案例,自然界?国家?社会?中国?我身边?等等。当然,你还可以梳理出很多自己独特的引导词,帮助自己多渠道想出案例。

第四步,关联知识。这一步主要是在不同的知识之间建立桥梁,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背景知识,也就是想想,这个知识是如何被提出的,有哪些实验或者故事,也就是问问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知识?第二个方面是横向知识,也就是想想类似的知识有哪些,或者有哪些相反的知识点。第三个方面是纵向知识,也就是在不同领域间思考,有没有类似的说法,比如在读书领域的读书方法,在商业领域是否也有类似的说法?

第五步,运用场景。我们学知识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当然是在现实世界中进行运用。但是,这恰恰是我们很多人达不到的境界,书中的知识讲得很好,但是一旦到用的时候就根本想不起来了。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提前预设应用场景。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思考下,这个知识点,我以后可以用在哪些地方,思考当我以后遇到某个场景的时候,我可以如何做?

第六步,注意边界。任何知识其实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它应用的边界。我们在学生阶段,很多人都养成了书中讲的都是对的认知,于是很多知识不假思索的就用在任何地方,结果在某个领域知识没凑效,就觉得知识无用。比如知识提炼这个方法,确实很好,但是也不是万能的,它适合用在深度阅读的书籍,但当我们读书的目的是娱乐放松的时候,就不适合用这个方法了。

第七步,归纳分类。碎片化的学习会让我们沉浸在无穷无尽的知识中,让学习的知识不成系统,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搭建我们的知识体系,而搭建知识体系的关键,就是要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将同类的知识进行归类,可以按照what、why,how的格式进行分类。当我们把同类知识按照2w1h模式梳理完了,我们对该领域的知识体系基本上就建立了,这样就会比碎片化学习效果好得多。

好的,当我们对知识完成拓展以后,我相信你对这个知识已经有深刻的认识了,那后面的应用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不过,我觉得上面这一大段文字还是比较繁琐,当我看完一本书,很难想起要这样做。因此,我建议把上面的文字整理成为卡片写作清单,引导自己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我的读书卡片思考引导清单如下:

一、见:

知识来源:

涉及问题:

答案复述:

提炼模型:

二、感

相关案例:

个人案例:

三、思

背景知识:

相关知识:

四、行

运用场景:

应用边界:

归纳分类:

如果对于每个触动我们的知识点,都用这个”见感思行”清单进行思考,那我们的认知和能力一定会得到快速提升

相关文章

  • 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如果早知道你会走,我一定要抱紧你”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我一定好好在家孝敬您” “如果早知道,如果早知道,我就不...

  • 如果……

    如果,早知道结局是这样的,一定不会这样选择…… 如果,早知道选择这么困难,一定不会站在十字路口…… 如果,早知道胜...

  • 悲伤是一种习惯

    如果早知道 我会紧抱着你 如果早知道 那是最后的见面 如果早知道 我要怎样告别 如果早知道 如果我们都早知道 心里...

  • 完美,不过是你拖延的“遮羞布”!

    如果我早点知道读书的好处就好了,早知道这样,我该早点儿开始阅读,唉,现在都晚了! 如果我出生在一个更好的家庭,我也...

  • 不要再遇见难过的事了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 我希望我那天没有见过你 之后也不会认识你

  • 我也是人生最业余的新手,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常常听人说起,如果早知道会这样过一生,那当初上学的时候真应该认真的多听几堂课;或是有人说,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当...

  • 无论结局如何,我都很感激与你相遇。

    【01】 如果早知道我们会有这样的结局,当初你还会选择和我相遇相识吗? 会,即使早知道,依然还是会重蹈覆辙。 就像...

  • 如果我早知道会看不到你

    如果我早知道会看不到你 我一定要和你在雨中哭泣 就这样歇斯底里 彼此都不问原因 如果我早知道会看不到你 我一定要和...

  • 早知道

    如果早知道天会下雨,我带着伞该有好了。 如果早知道车会晚点,我多睡会该有多好。 如果早知道花会盛开,我阻止下该有多...

  • 爬墙虎你今天白绿了

    早知道这样,今天中午我就不吃午饭了 早知道这样,今天早上我就不喝牛奶了 早知道这样,昨天晚上我就不回家了 明天就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早知道这样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yx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