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每天工作兢兢业业但是当别人问你工作怎么样的时候,你只能说“不清楚”或“也许还不错吧”,如果再问你为什么这样回答,你也许会说“因为最近我没挨老板批”或者“没消息就是好消息”。这样一来,好像工作的最大动力就是避免受到惩罚似的。
因为你没有一个具体目标,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也没人愿意花精力告诉你。或者你的管理者经理人根本不懂得管理,自己不会管理自己再加上领导不会管理你,那么何来的步步高升、薪资翻倍。
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绝大多数经理人他们最感兴趣的不是结果就是人。有“专制的”只看重结果的经理人,也有“民主的”只重视人的。但是都只是实现了一半的概率,有没有那种既领导有方又能引导人们平衡工作和生活,最后实现双赢的人呢?
答案是可以的,本书将带领你解答这一问题。

《新版一分钟经理人》是对经典畅销管理读物《一分钟经理人》的全新修订,世界一流管理大师在37年管理咨询公司的案例实践基础上,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最有效最实用的一分钟管理法,被奉为企业管理速成经典,成为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必读书。
一,什么是一分钟经理人
就是经理人和下属一起设定一分钟目标,给予下属一分钟称赞,对下属进行一分钟更正。
二.一分钟管理法的三个诀窍
第一个诀窍:一分钟目标
1. 共同制定工作目标,并清楚简洁地描述出来,明确好的工作表现的标准。
一定要简洁,利于复盘,就更容易停下来核对目标调整方向,获得成功的80%都来自20%的目标,所以只对20%设定一分钟目标就好。如果是一大堆文件的话肯定不会随时拿出来看的。
2.每个目标都单独写在一张纸上,并写下完成期限。
截止日期就是生产力,否则我们一定是卡着时间点完成的。
3.规定每天用几分钟时间,重温自己最重要的目标。
4.鼓励人们用一分钟时间审视自己的表现,检查是否与目标一致。防止无效努力。
5.若与目标不一致,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现,以便调整。
有了目标达到目标才会有成就感。比如人们打保龄球撞倒木瓶为什么会欢呼呢?因为木瓶就在那里摆着,我们工作鲜有这样的欢呼不就是没有一个确切目标的达成吗?
人们行动的最大动力来自结果的反馈,大家都想知道自己干得怎么样。实际上,套用一句老话:‘反馈是成功的前奏。’反馈让我们不断地前进。

第二个诀窍:一分钟称赞
一分钟称赞:
要进行一分钟称赞,只要:
前半分钟
1.及时称赞下属
2.告诉他们对在哪里——要说得非常具体。因为只有夸在具体点上,对方才会觉得你是对他上心的。
3.告诉他们这件事情做对之后,会让你感到多么高兴,对整个团队和其他同事又会有多么大的帮助。
停顿一会儿
4.沉默几秒,让他们静静地体会做对事带来的喜悦。因为他能好受到自己价值,精神方面满足感。
后半分钟
5.鼓励他们以后继续这样做。
6.明确说明你对他们有信心,并会支持他们获得成功。
曾经实习的时候遇到一位带教老师,她很爱赞美我,所以我到现在对她记忆尤甚,当她指导我打完针,出来门总愉快地会说:你打针太棒了!接下来我偷偷暗喜,她会继续说:下次继续这样做。我的打针技术果然在那一个月进步突飞猛进,也得到病人地夸奖,职业认同感也得到很大地提升。如今我也当了带教老师,正在沿袭这一种习惯,学了本节让我有了更清晰地模板,希望我通过此种方法影响更多的人!
训练成功者最重要的是发现他们做对了的事情——开始也许只是大概做对,接着要逐渐引导他们做得越来越完美。面对经验不足的员工更应该赞美,惩罚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他们需要方向和信心,关注和扶持。比如延伸到生活家庭中的教育孩子说话中,在孩子能说一个字的时候就给与鼓励,以后绝对越说越好。
经常性的赞美有时候不太容易,镜姐说赞美是在另一种角度是肯定别人比自己好,反人性的,人性是好强的自私的,克服人性,就能突破成长的瓶颈,才能激发身体的潜能。当你给与别人肯定激发了别人潜能,反过来也会回馈给你,利他其实也是利己。
第三个诀窍:一分钟更正
前半分钟
1.错误发生后立刻进行更正。
2.确认既有的事实,分析错在哪里——要说得非常具体。
3.告诉他们这件事带给你的感受,以及对工作成果可能造成的影响。
停顿一会儿
4.沉默几秒,让他们审视所犯的错误。
后半分钟
5.告诉对方,他们的实际能力比这次表现出来的更强,你认为他们很不错。
6.告诉对方,你对他们有信心,仍然信任他们。
7.更正过后,整件事就过去了。
一分钟更正的目的是帮助别人在错误中获得认知,反馈及时就不会到最后新账旧账一起算,负面情绪太多,引起对方不满,每次只更正一个行为才会让人觉得既公平又明确。只针对行为,切勿针对个人价值,以及人品。
我有一个朋友给我抱怨她们领导:每次她犯错误,领导会批评完,接着加上之前犯得错误,最后加上一句,你怎么一直这样,受不了了之类的话语,重要的是之前的小错她已经改了,批评过后从来没有给与她信心,这种更正只会让当事人生气,并且质疑领导的能力。
领导应该帮助人们建立自尊自信,而不是贬低他们的价值。人格受到伤害时,哪怕扭曲事实,人们也会为自己和自己的行为开脱。一旦形成防备心态,就很难听得进去了。
最后,我们学完一分钟管理法并不是为了操控别人,我们的任务是向对方展示如何自我管理、如何享受自己的工作,最终要实现的是,无你是不是跟他在一块儿,他都能把事做好。真诚待人才是最有效的。即使你刚开始运用这一方法,还不熟练,但是真诚可以化解掉很多问题,直到你可以对此方法驾轻就熟,到最后共同享受工作,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