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随想名家名作欣赏片段散文
余秋雨《中华文化读本 》片段

余秋雨《中华文化读本 》片段

作者: 白夜书摘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13:15 被阅读1次

问:既然中国文化对高深学理比较淡漠,它又通过什么方式把民众的直觉经验与大道人心融合在一起?

答:艺术。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重心归向,有的归向于宗教,有的归向于征战,有的归向于科学,有的归向于政治,有的归向于自然,而中国文化,则归向于艺术。请你们注意孔子在《论语》中对于这个问题的两度概括。第一度概括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第二度概括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就是通过修身的方式获得人格享受。李泽厚先生把“游于艺”、“成于乐”说成是“人格的完成”,我很赞同。

问:中国很多人都习惯性地把文化看成是政治的附庸,您说中国文化在本质上更偏向艺术,我听起来有点儿新奇。但是细想之下确实也有道理,中国的唐诗、宋词在社会上的普及程度,在其他国家很难想象。李白、杜甫、苏东坡,一直是历代最流行的“公众人物”,远远超过帝王将相。连政治人物李煜,风传世间的也是他作为艺术家的一面。这些,能不能佐证您的观点?

答:可以,但事情比你所说的这一切更深刻。按照古代圣哲对于中国文化的设计,“礼乐”二字,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传统。除了“乐”,连“礼”也是艺术化、表演化、程式化的行为方式。因此,所谓“礼乐传统”,也就是古代圣哲为中国社会构思的一种“美的宗教”。

余秋雨《中华文化读本 》片段

相关文章

  • 余秋雨《中华文化读本 》片段

    问:既然中国文化对高深学理比较淡漠,它又通过什么方式把民众的直觉经验与大道人心融合在一起? 答:艺术。每一种文化都...

  • 读《余秋雨读本》有感

    最近上班有点闲,读了《余秋雨读本》一书,本想着不会每一页都通读,大致翻翻就可以了,没有想到竟然一页都不少的读...

  • 千万别做“谣言传播”的推手

    选自余秋雨老师的《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秋雨老师与台湾几位学生的问答。

  • 余秋雨《极端之美 》片段

    1、在商业广告上,“极品”的说法到处可见,但在文化领域就不一样了。文化极品,必须具有五个特性: 一、独有性;二、顶...

  • 感恩日记

    1感谢余秋雨,教我,中华文化。一生所求,大善大美。 2感谢我现在早点睡吧。

  • 2019-08-10

    今天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中华文化长寿的原因。作者总结了中华文化长寿的八个原因: 1体量自觉 2自守自安 3力求统...

  • 【喜马拉雅】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

    喜马拉雅 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 【赔不起的年轻时代-0422直播】余秋雨精彩片段【单人版】 所以我要讲一句非常重...

  • 余秋雨《世界戏剧学》片段1

    1.法国文化史家泰纳曾这样描写希腊:“碧蓝的爱琴海中,星罗棋布的云石岛屿非常美丽,岛上疏疏落落有些神圣的树林,扁柏...

  • 余秋雨《世界戏剧学》片段2

    1.在我们醒着,有时连睡着的时候,心里有些事情往来着。如果是在睡眠中,我们叫它是梦。当然我们也有昼梦——幻想(如同...

  • 借着古老的仪式来一场现代的狂欢 - 草稿 - 草稿

    今天在看余秋雨先生的《贵池傩》,余先生思索的是中华文化理解与传承的问题。我没有那么深邃的见地,不过这篇文章倒勾起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秋雨《中华文化读本 》片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dg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