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散步的时候,姑娘聊起一个话题:
姑娘:妈妈,我今天不需要睡前陪,我要自己睡着
我:可以啊,只是我有些好奇,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呀 (门把手)
姑娘:嗯......就是想自己睡呀
我:那你打算怎么入睡呀?(平时陪睡前都要听故事)(门把手)
姑娘:哈哈,我还不想说
爸爸:睡觉之前不要再看书了,晚上用眼过度会更伤眼睛的,特别是不要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或玩玩具(爸爸只是做顾问,没有直接命令)
(估计爸爸猜到了她的动机)
姑娘:妈妈,这是个秘密,我悄悄告诉你
后来姑娘和我说,其实她不是真的不需要我们睡前陪,而是想等我们睡着后,她再悄悄起床,把白天的英文下面的中文补充完整
(她的英文作业因为量太大,同样的内容需要中英文各写一遍,眼看开学前写不完了,白天的时候,我出了主意只写英文,不写中文,当时她勉强答应了)
我:你还是坚持要把中文写上,白天只是勉强答应了妈妈,现在有点后悔了(积极倾听)
姑娘:嗯,我还是想写上
我:即使要写很长时间,熬夜也想写上(积极倾听)
姑娘:嗯
我:在我看来,只写英文是可以的。我还是想了解,为什么你会这么想把中文也补上啊(门把手)
姑娘:前面的一部分都写了中文的,后面不写的话......
我:你是希望交给老师的时候,是前后一致,整整齐齐的是吗 (积极倾听)
姑娘:我想要自己看的时候是都写了的,也想老师看的时候是英文和中文都写了的,不然前后都不一样了。
我:嗯,我知道了,你想把英文、中文都写完,这样才觉得是一份完整的作业(积极倾听)
我们双方都沉默了几分钟
我:我理解你特别想把中文也补上,甚至愿意熬夜。只是如果你晚上写,你就会休息不够,白天没有精神,妈妈担心你的身体,我希望你每天都是精精神神的样子。(面质)
姑娘:如果晚上不写,只是白天写,就写不完
我:是的,现在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中英文都写,但作业完不成;二是只写英文,能全部写完,你需要做个选择(顾问)
(花了几分钟,把她全部未完成的作业量算出来,再用除法分到第一天,就算不写中文,也已经是满负荷了。再和她聊了聊关于时间资源的分配)
姑娘:那我还是选择只写英文吧
我:如果开学前能把其它作业都写完,你还可以有时间把中文再补回来。
姑娘:好吧,就这样决定吧(语气明显开心了)
总结:
1、孩子表达的,不一定是她内心真正的需求,家长用理解、接纳的态度倾听孩子,就会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真正的需求,孩子更合作
2、白天出的主意,是我出的,孩子只是被动接受,内心并不是真的采纳这个方案。后面的两个选择,孩子自己选择了一下,就很愿意执行。孩子会更愿意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3、孩子心理需求的了解,够用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