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4
从地铁站走出来,沿着护城河边的街道漫步,懒散着要放飞的心情。风轻轻划过面颊,暖暖的,提醒着路人们,快换下冬衣,她要用最舒服的温度迎接你走进春天。
街道两侧的柳树早已抽出新芽,随风轻摆着身体,像长发姑娘刚洗好的头发,轻盈又顺滑。这抹绿意,映衬得朴素的街道仿佛从冬眠中复苏,在夕阳泛起光的涟漪。
路上的小朋友手里拿着一根米花棒,他高兴的手舞足蹈,边走路边说着“妈妈你看,这是我的奥运火炬。”一个长长的米花棒的顶端被做成了螺旋向上的弹簧状,越往上口越大,确实很像火炬呢。小朋友形容的很像,却令我想起了我们那个年代也常吃米花棒,只不过,除了长长的棒子外,也就只有像“f”的拐棍儿的形状了。心中不禁感慨,商家可真会做生意,也太有创意了。
转眼看到了街头卖米花棒的车,跟小时候的记忆无差。最引人注目的是车上高高架起的这三形状特别的米花棒,心形魔法棒、火炬、和棒棒糖的形状,像招牌一样吸引着过往的路人。走进看做米花棒的,是一对中年夫妇。都是非常朴实的打扮,灰突突的衣服颜色显得那么不引人注目,两人都带着白手套,物品码放整齐,让这简陋的设备做出的食物显得干净有序。男人在忙着做米花棒,女人则忙着给顾客装袋。
街头魔法棒
可你实在是想不到的是,这么有创意的米花棒竟然出自一个朴实无华,跟创意二字永不搭界的人手中。不仅有创意,作品呈现的也非常精巧(我想称这米花棒是作品,因为它已经不是简单的米花棒了)。心形非常对称,收口完美,像小朋友们常玩的魔法棒;棒棒糖形状中的圆形也不偏不斜,从外到内紧密的被编排在一起;火炬的螺旋上升,一个圈比一个圈大。让人不得不感慨,手艺真是好呢。
人们常感慨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可我们喜欢的食物、味道都没有变,那变了的究竟是什么呢?
人们的思维方式变得开阔,更愿意去尝试给一成不变的东西里加点创意。我禁锢的思维里真的没有想到过米花棒可以有除了“拐棍儿”以外的形状。想起去年十一去重庆,看到五颜六色花瓣形状的棉花糖也惊喜了一番。在此之前,我知道的棉花糖都就只是像棉花一样的糖。
大花棉花糖
富于创意,提供灵感的人群变得广泛。我曾经真的真的肤浅的以为那些新新事物都是思想涌动在前沿、穿着夸张、行为大胆的想到的,做出来的。可无数的我现实会告诉你,老年人、务工者、农民,这些你不曾与“设计”、“创意”搭上边儿的人,他们都是无限创意的制造者,他们做的更加精致,更不愿意去炫耀。
一路上回忆起小时候吃米花棒的味道,又感慨时代的变化,反思自己的狭隘,看着大姐乐呵呵的给顾客递上新鲜的米花棒,整个春天因为这一抹笑变得更加纯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