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习惯于在放假的时候来老家休假,他的老家位于黄土高原,因此比较风大,风吹起来的话,漫天黄沙,因此那里的房子大多数是土灰,土黄色的,这是说,他们那里的砖大多是土灰色的,如果是土坯房的话,那更不用说,不过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良,以前的那种土坯房不多了。村庄的改变总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到头来你能说的只是“啊,这里怎么又多了一栋楼”,你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心情,一方面,人们会叹息自己没有亲眼见证新房子的建成竣工,另一方面,人们又会为村里崭新的楼房二不禁叫好,感叹遇上了好时代。
陈星家里和所有的农户一样,房子建在山上,这个村子颇有些大,但正如前面说的,几乎全是砖房。”
陈星家有砖房也有土胚房,但他们家的砖房全是前几年才建成的。准确的说,他们家的房子是分步建成的,最开始建的是西厢房,而在建之前,那里是陈星从小到大的居所。西厢房的门是松木,按照当时的习惯,也是为了防虫,在上面涂了一层红色的油漆,因为是松木原因,因此非常的轻,整扇门可以很轻易的摇动,这也方便了陈星。而今天看来,虽然涂了一层油漆,但是依然有密密麻麻的虫洞,大大小小到处都是,虫子们真是无孔不入啊。
门的另一侧,也就是内面,上面写着刻度,似乎是155,160,165,170,175,180。这是用来量身高的,但是,在这间房子里住的孩子,大概只在165的时候,就搬到别的屋子里去了。
门有顶格,和现在的房子差不了多少,上面的顶格是玻璃的,以前的玻璃比较薄,因此很容易的,玻璃上面被割出来一个洞,这是用来过烟筒的。说到烟筒,这是一件在北方农村依旧普遍使用的东西,有时候甚至能在冬天同时燃起三个火炉。
房子并不是最能引人注意的东西,也许当陈星长大之后,再过十多年,他能记起的,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家中的各色摆设。
窗台是水泥砌的,上面钉着蓝色纱窗,小孩子可以在窗台上待着,这是一个神秘而犯忌讳的地方。无奈西厢房总是不能看到月明,抬头看去,最清晰的就是照在冬青上的月色了。
西厢房在未拆之前有一个不小的土炕,因为那时候晨星的弟弟还没有出生,因此即使是一个房子用来歇息,也觉得太过宽敞,恰好家中的衣柜足够占去一大部分空间,因此便被摆在了那土炕之上,这个木头衣柜大概占去了土炕的三分之一面积,而剩下的供人歇息的面积只有三分之二了。
在陈星四五年级的时候,他的父亲从外地给他拿回了一个磁带机。他的父亲是一个脾气温和的人,由于看出了陈星对音乐的喜爱,后来又陆陆续续拿回来了几个磁带机,这是值得陈星记住并感恩的,这支磁带机开启了陈星对音乐的热爱。
一个人的音乐启蒙该是怎样的呢?
当陈星逐渐长大了,他喜欢周杰伦的双节棍,喜欢爱在西元前,喜欢半岛铁盒,喜欢回到过去,
当他再长大了,他喜欢张国荣,喜欢无心睡眠,喜欢风继续吹,喜欢胭脂扣,喜欢午后红茶,喜欢最爱
后来,他喜欢理查德克莱德曼,喜欢马克西姆姆尔维查,喜欢dj okarwi,喜欢肖邦,喜欢邓丽君,喜欢山口百惠,喜欢中岛美雪,喜欢汉宫秋月......
喜欢是纯粹的,如同那些他走过的路上的柳叶没有遮住的在地上细细碎碎的阳光。
喜欢是简单的,是美好的,是回忆起来时给人生活的热切愿望的。
时间往回倒,到他上初中那会儿,家里修房子,他小学下课,下了课之后直接到二伯家,堂哥正在看龙珠,晚上在家里,做好饭之后,他放开家里的录音机,对,就是爱在西元前,就是半岛铁盒,就是回到过去,他边吃饭边听,他能说些什么?回忆起这些的时候。那时候一切都无所谓,无所谓的美好,美好到无所谓, 他小到,根本不会在乎任何他不想在乎的事情,他只在乎他的音乐,他表面上平静地吃着饭,内心却跟着节拍起舞,二者没有任何造作的成分,也没有任何压抑的感情隐藏,他内心欢呼雀跃,身体却几乎一直保持着同样的姿势,他从没感到不舒服与不协调。
后来,他考到了大学,那是个令他兴奋道忘乎所以的暑假,如果有谁能和他好好谈谈,那就是打麦场下面无尽的田野中吹过来的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