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溪花间堂
杭州西溪花间堂,一个民宿酒店,坐落于杭州西溪湿地。返璞归真的设计,自由散漫的布局,湿润干净的空气,室内室外的读书室,偶尔过来依偎的小猫咪,某天清晨隔壁的会所,可能马云就在练太极。这样的民宿,1100元/晚。
莫干山民宿
从杭州再往西北划拉60公里,有一个叫莫干山的地方,山并不高,900米,可据说,这里开民宿的是全国民宿业的鼻祖。有一家叫花漾的民宿,两层楼的民居,门前有一条小溪,推门而入是一个开放式的厨房加餐桌椅,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来这里,完全像来到山里朋友家修养生息。这样的民宿,1200元/晚。
富人,连周末都过得充满生机!
“你好俗”,有人说我。是的,如果心心念只是住上这样的民宿,尤其对于我这样从小就在山沟里放山漫地跑的人来说,的确俗了点。但是,《我不是药神》,“你就能保证这一辈子不生病吗?房子吃没了,家人被吃垮了……”分明扎透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心,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穷病!
有人专门为此,做了一个如下的图:
穷 or 富
是,你要成为那种富而喜悦的人。
而钱这种东西,农村有句话,跑的快撵上穷,跑的慢穷撵上(撵,niǎn,追赶),似乎一辈子脱不开穷这个怪圈。后来明白,钱,仅仅只是一个附属品,如果以它为目标,大概率真的跳不出这个怪圈。而只要你给社会创造价值,自然就会得到应有的钱。
问题来了,怎么创造价值?先讲个故事。
阿仓是某理工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这两年他经常做早晚饭,但是发现,自己用的电饭煲太不爽了,没有定时功能,还得早上早起,加米做饭,晚上到家不能立即吃上热乎乎的饭。干脆设计一个定时功能吧,但是发现市场上已经有了。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市场上的电饭煲都是这样的定时场景:比如我7点到家需要吃饭,煮饭需要45分钟,好那我就定时6:15。阿仓觉得这太不符合人性了,干嘛我要倒推啊,况且有时候如果做的饭多,我也不知道要煮多长时间。不行,我要设计一种电饭煲,让煮饭定时定在饭好的时间,我7点吃饭,不管我煮多少,你电饭煲,都要给我在7点把饭煮熟。
经过一番研究设计,阿仓终于把能实现这种功能的电饭煲给做出来了。
做出来能咋的,我自己一个人用?不行,能不能把这个电饭煲,批量生产出来。于是,他去找了风投,风投很看好这个产品,投资很快到位,生产线也建立了起来,同时,在风投的帮助下,阿仓也逐步完善了自己的团队,两年时间,就拿下了全国60%的电饭煲市场份额。再接下来,市场增长很乏力,阿仓很着急,在市场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番苦想之后,他想,买电饭煲的客户,一般都是主管家庭生活的人,而且在电器制造上,生产设备和工艺又是相似的,我可不可以生产豆浆机,高压锅,果汁机等等,和团队商量之后,大家都觉得行,于是,立马补充产品线,年销售额再次迎来了快速增长。(好佩服我编故事的能力,阿仓是谁?)
退休很多年之后,阿仓也想写一本类似,走在人生边上的书,他复盘了商业进阶之路,有些内容他也做了升华,普适于所有人的个人价值跃迁战略:
横向上:
1. 打造自己坚实可复制的内核
阿仓工业设计科班出身+两年的工作经验,加自己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不完美,他付出了时间成本,打磨了自己自己过硬的工业设计能力,这是让内核坚实。
通过自己过硬的工业设计能力,造出了一件设计优美,功能人性,可批量生产的电饭煲。第一件电饭煲,这是让内核可复制。
我们很多人的问题,可能不缺坚实的能力,就是能力不能可复制化。比如一个销售冠军,他的价值创造可能已经达到了极限,只能在一个公司每个月卖这么些产品,换一个行业,就要从头学习产品,积累客户,到一定时间,可能个人价值体现还是在同样的水平上,比如一个月能创造的产品利润。
如果他把如何找到潜在客户,如何联系潜在客户,如何回应客户的问题,如何促进客户成交,把这些内容写下来或者讲出来录成教程,就能复制。李笑来老师说写作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技能之一,原因就在这里,写作能让你的能力可复制化,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然,做成产品,也是例如工业设计能力的一种可复制化方式。
把自己的内核具象化,可复制化,为向更多人创造价值打下基础。
2. 用杠杆放大你的能力,即放大你的价值。
杠杆一般有三种,产品,团队和资本。把怎么做出第一个电饭煲的工艺可复制化,电饭煲就成为了一个产品。刚毕业的穷小子没钱投产,找风投,运用了资本杠杆。只懂产品设计,不懂运营,组建团队,运用了团队杠杆。
上面提到的销售冠军,除了写书,出教程,也同样可以带团队,把自己写下来的销冠经验,复制给团队,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
运用杠杆,向更多人创造价值。
纵向上:
1. 起步期:单品+爆品战略
专注电饭煲一个单品,能以更精细的颗粒度来观察顾客需要满足的对电饭煲的需求,能降低管理复杂度,能集中采购单一配件降低采购成本,能集中精力快速覆盖市场。
这和个人品牌思维不谋而合,心里要崩一个弦:我能为哪类人解决什么问题?单品战略,能让你更好把握这个人群的需求,能快速筛选掉无关信息的干扰,因为专注而能更快get到该领域的要点,从而降低时间成本,因为深度打磨而成精品,精品+低成本就成为爆品,能更快收获更多人心,为更多人创造价值。
2. 成熟期:组合战略
在单品增长乏力的时候,增加了豆浆机,高压锅和果汁机等等,这和小米刚开始专注手机,后陆续加入充电宝,手环,电脑,电视等一个道理,为每个人创造更多价值。
小米创始团队
以雷军为例,2010年创立小米,2011年创立顺为基金,2013年启动“小米生态链”计划。当然,创立小米时候的雷军,已经不是刚毕业时候的雷军,以计算机研发能力为自己的核心,这时候战略眼光和领导力是他的核心能力,战略眼光和领导力就是他的核心个人价值,如何让个人价值最大程度的发挥呢,他想到了当时会迎来巨大风口的智能手机。而个人还不具备把手机完美具象化的能力,也就不能让自己的能力可复制,说白了,产品就是他个人价值的载体,且产品可以复制。
所以他就找来了林斌,周光平,黎万强等等联合创始人当然还有公司其他人员。以手机这种产品杠杆,可复制,和以团队杠杆,完美呈现产品和运营产品,来让他的个人价值具象化,快速地复制出去。同样,通过创立基金,投资其他企业,以资本的杠杆,让他的个人价值,以投资标的企业的产品为载体,影响范围更加广阔。
同样,具体到小米公司,起步阶段单品+爆品策略,让他很快收获了市场份额,成熟阶段,为了充分利用自己3亿的用户流量,又打造小米生态链,丰富产品线,为每个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结语
都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穷,不怕,只要我们价值导向,定好战略。
因为世上本无富人,走的对了,可能就成了富人。
不妨我们先走出第一步:
1. 我要练就的能力内核是什么?
2. 如何让这个能力内核可复制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