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品赏」刘海戏金蟾

作者: 闲云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19-04-27 01:31 被阅读561次
「花钱品赏」刘海戏金蟾 「花钱品赏」刘海戏金蟾

此“刘海戏金蟾”花钱,清代铸造,个大身重,黄铜精炼,圆孔宽边,工艺精湛,传世包浆,寓意深刻。

提起这枚花钱,当初购买的情景浮现于眼前。那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一天,午休,去当地古玩市场闲溜达。

“谁要花钱?个大品好……”呼啦一圈,“淘宝”客把叫卖的人钉在了圆心,有远道而来的寻宝人,有摆摊的小贩,有本地收藏爱好者,当然,还有过路凑热闹的人。

“二百,不少”卖家咬的很死,买家轮番还价,最高出到160元,再没出价的了。

于是,一个圈刚散,另一个圈又形成,像刮来的一阵旋风,从市场东头旋到西头,又旋了回来,不久,风止漩涡散,夺宝者叹息着悻悻地回到原地,卖家也有些失落地游荡在地摊。

“朋友,最少多钱卖?”一直坐在台阶的我,随口一句。卖家一对外八字葵花籽眼轱辘一转,急步于我身旁,悄悄地说“老乡,一百九,咋向?钱嫽得很。”说话间递过花钱让我过眼。

一看一摸,感觉开门,工艺漂亮,色泽养眼,手感温润,图案精美。但我依然平稳地低头欣赏花钱,不作回答。“看你是个识货的高人,一百八行吗?”这时,他的声音压得跟蚊子一样小,生怕我不要。

这枚花钱的图案到底是什么故事?手握花钱,赶紧回家翻书查看。哎吆,来源于道家的典故——“刘海戏金蟾”:

“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仙。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

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

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给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

后人为纪念刘海行孝得道,在丝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刘海神像。“刘海戏金蟾”故事也就在民间流传起来了,经久不息。


「花钱品赏」刘海戏金蟾

同时,各地钱局也以此为题材,铸造花钱,正面雕刻刘海戏金蟾,在古井垂钓金蟾画面,栩栩如生。背面左右铸有山鬼雷风,中间铸有“雷霆杀鬼降精斩妖辟邪,永保神清,奉太上皇老君急急如律令”咒语,表达降精除魔之意,作为纪念和辟邪之物随身佩戴,以保平安。
2019.4.27

相关文章

  • 「花钱品赏」刘海戏金蟾

    此“刘海戏金蟾”花钱,清代铸造,个大身重,黄铜精炼,圆孔宽边,工艺精湛,传世包浆,寓意深刻。 提起这枚花钱,当初购...

  • 2023-01-22

    刘海戏金蟾

  • 关于金蟾的传说

    关于金蟾,还有一个传说,“刘海戏金蟾”——相传很早以前,黄山脚下住着一位姓刘的老农民,夫妻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刘海。...

  • 甫苏国画财神系列刘海戏金蟾

    名称:《刘海戏金蟾》 作者:甫苏 尺寸:70厘米*70厘米 时间:2020 材料:宣纸

  • 年画故事九  刘海戏金蟾

    《刘海戏金蟾》是古老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来源于道家的典故。 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

  • 清代传世哥釉水盂,它跟仿品的光泽对比

    清刘海戏金蟾哥釉青花水盂,它无法可仿的珠光宝气特征跟青花仿品的光泽对比。 凡古瓷,看极小点反射光,聚光,密度紧,莹...

  • 甫苏国画财神系列刘海戏金蟾

    作品名称:《刘海戏金蟾》 作 者:甫苏 作品尺寸:138cm*69 材 料:宣纸 创作时间:2020年 刘...

  • 戏金蟾

    《戏金蟾》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儿满街是。”/过河小马·涂画•20180913-1

  • 百度百科:推荐佛教正法电视剧

    济公活佛(游本昌版) 济公活佛(陈浩民版) 天天有喜(陈浩民版) 刘海戏金蟾(陈浩民版) 土地公土地婆(穆婷婷版)...

  • 传统年画的新创作《刘海戏金蟾》框画

    《刘海戏金蟾》是传统的年画题材,故事起源于唐代,年画在明清盛行,一度成为家家户户张贴的吉祥图案。主要的形象是刘海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钱品赏」刘海戏金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oz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