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有一种社会现象,可以称之为“被动的活着”。很多本应朝气勃发的人被动的接受着生活的安排,无所谓进取,无所谓另辟蹊径,因为大家都是这样,于是安于现状。在一条并不宽阔的路上,很多人在一起簇拥着向前,后来者的加入只因为走路的人很多,挤在人群中,纵然走的不快,却总有份安全感。在这种思路中,很多人活成了真正的“社会动物”,纯粹为了社会的某种标准而活着,活成了最没有主见的自私者。
社会上大多数人其实都愿意自己把自己的眼睛遮住,他们把自己拴到某种通用的观点上。这种顺从使他们不仅在几件事情上弄虚作假,而是在所有事情上弄虚作假,不仅对他人编造谎言,而且也努力的骗着自己。时间久了,他们心气儿也淡了,因为毕竟不是自己孜孜以求的夙愿,自然没有那些勃发的热情。一点一点活成了“大多数人”的一员,一点一点被动的接受着生活,一点一点灭了心中的火。
从某种残忍的角度来说,这些“被动活着”的人根本是自己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他们像是装睡的人,明知道没法入眠,但更不愿意睁眼面对清醒。问及很多人为什么选择现在的生活,得到的答案不外乎其他人都这么选,或是某些前辈成功了,或是家长期待的理想生活。从答案中,我听到的除了要说服听众,更多的是要说服自己。一个连自己都需要说服的论点,久而久之又哪有激情可言?
最近总是听到同龄人提到一个词——“混”。混日子的,混工作的,混生活的,仿佛说起现实的艰辛,最终只剩下一个混字。谈话的结束总会是一声叹息“日子嘛,这么混着呗”。一个混字,说话的人似乎想要描述面对生活的无力,却不曾想过听者听到的只是不敢面对的懦弱。如果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永远不会存在混的感觉。让你沦落到混生活的永远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懦弱。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似乎把自己与通用的观点绑定就能免除自己的责任。一句大家都是这样,社会都是这样,似乎就不需要为自己的失败和平庸埋单。其实,真的没人在听你的借口,你从头到尾都是自说自话,你或许是你自己唯一的听众。把自己绑定在某种大众观点之上,其实就是一种混,一种装睡的态度,一个不需要面对自己的借口。细细想来,我们为了糊弄自己实在是做了太多的无用功,走了太多的弯路。先生口中的阿Q精神仍然顽强的活在我们心中。
人活着,就要燃!没有一个让你热血沸腾的念头,哪里能寻来活着的感觉?别人可以对你的想法品头论足,但是却无法给予你将想法付诸实践的动力。如果你觉得自己活得过于被动,过于累,也只是你自己的一种选择而已。人生似乎很多时候都面临“想要的”和“正确的”,其实想要的才是正确的,你的目标不需要所有人都理解认可,毕竟他们不会陪你走到终点。过于执着正确道路的人,最终都会失去向前迈步的动力,变成某个群体的一个统计数字。一个个体愿意用自己仅有的一生时间去证明其他人的选择有可能是正确的,这何止是无私,简直是无脑!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在嘲笑他们掩耳盗铃的同时,我们不妨想想他们为什么装睡。是不愿意面对醒来之后刺眼的阳光?还是不愿意承认自己装睡的假象?亦或是宁愿活在虚假的白日梦里也不愿睁眼看到真实?不论装睡的原因是什么,逃避的久了似乎也就失去了别的选择,只能被动接受逃避,只能叹口气继续混下去。博取同情,欺骗自己,做着无可奈何的表情,继续保持着装睡僵硬的姿势。
别人所谓的路,无非是踟蹰。无法忠于自我的人,终将丧失自我。人生苦短,装睡的人只能自己醒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