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雁

作者: lucia123 | 来源:发表于2023-07-19 06:35 被阅读0次

2013年4月“世界读书日”期间,一部由中国求真出版社出版、名为《逆境》的自传体小说热销于京、沪、穗等大城市的各大网络书店。

其作者就是安徽池州留美盲人医学博士李雁雁。

12年间,他孤独地辗转日本、美国学医,克服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成为中国和亚洲第一个盲人医科博士。

他的名字被写进2005年版美国大学生世界名人录,永载异国史册。

青春学子不幸失明

李雁雁1965年出生在安徽合肥,父母是湖南益阳人,他有一个大他8岁的哥哥。

李雁雁的父亲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政治学院的一名教师,母亲没有工作,是一名家庭主妇。

李雁雁4岁那年,父亲从合肥下放到九华山脚下的小城池州,担任池州交通局局长。一家人也跟随父亲来到池州安家。

不幸的是,父亲在一次下乡慰问职工的途中出了车祸,因公殉职。

那一年李雁雁7岁,哥哥李京京15岁。一家人失去了顶粱柱,天似乎塌了下来。

李雁雁的父亲因参加过抗美援朝,政府每月发给他们发了45元生活补助。母亲龚桂兰带着两个儿子和年迈的婆婆艰难度日。

为了生活,母亲出去做裁缝,当保姆……这个没进过学堂的女人深知读书的重要,她对两个儿子说:“你们要像爸爸那样做个有学问的人,就是再苦再难也要好好读书。”

在这样的家境下,李雁雁从小就很刻苦,初中毕业考了全校最高分。

儿子的好学,母亲深感欣慰,她总是自豪地对外地来的朋友说:“那个穿着旧军裤,走路都想看书的,就是我家老二。”

1982年,李雁雁以优异成绩被湖南大学录取。

离家的那天,母亲抚摸着他的手说:“要好好读书,为这个家争气!”带着亲人的殷切希望,李雁雁踏进了大学的门。

大二时,李雁雁突然感觉自己视力模糊,看书非常吃力。起初他没有在意,几周后竟然连景物都看不清了。

他连忙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双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怕亲人担心,李雁雁一个人到处求医,他甚至到北京协和医院做了手术。可到大三时,他还是因视网膜萎缩全盲了。

母亲得知消息,当场晕了过去……她哭着赶到长沙,强忍着巨大悲痛为李雁雁办理了退学手续。

母亲四处举债,带着儿子跑遍了广州、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医院求医。李雁雁一共开过5次刀,但没有任何效果。

失明后的李雁雁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意见任何人,他将心中的烦闷发泄到家人身上,甚至想到了以死来解脱自己。

母亲给他讲了一个《盲人与灯》的故事:黑夜里,有个盲人手执灯笼在行走。路人好奇地问:你啥也看不见,打灯笼干嘛?盲人说:我不是为自己,是为了让别人看见我,以免相撞。

母亲说:“没有了光明,你还有脑子和双手,还有妈妈和哥哥做你的坚强后盾!”

李雁雁心头的坚冰开始融化。他想:一定要用自己的双脚走出一条光明大道,不给家人增加负担。

东渡日本学艺

哥哥李京京是个普通修车工人,一个人养家太困难,李雁雁决定学门手艺帮助哥哥。

1989年夏天,李雁雁从收音机里听到一个消息:美国一家盲校将在中国开办分校,免费函授英文。

因为不用交学费,李雁雁马上报名成为了该校的一名函授学员。

在哥哥的帮助下,李雁雁仅用了3天,就掌握了认读汉、英盲文的方法。

之后,李雁雁顺利通过函授学校的入学考试,用不到1年的时间,完成了盲校的全部课程,并学会了用盲文与国外盲人交友。

1993年9月,李雁雁从一本盲文杂志上得知:日本有一个慈善组织,名叫“国际视觉障碍者援护协会”,愿意无偿援助世界各地盲人到东京学习按摩、针灸和指压技术。

当时,哥哥已经结婚,有了一个儿子,家庭负担越来越重。李雁雁想去日本的盲校学习,为家庭减轻负担。

母亲很担心:“你眼睛看不见,独自到外面闯荡,能行吗?”

李雁雁也不知道前路如何,但他认为:只有走出家门,自己才有出路。

李雁雁向该慈善组织致函,表达了个人意愿,他开始夜以继日地学习日语。

1993年10月,“援护协会”负责人专程来到上海,对李雁雁进行了全面严格的考试。

1994年元月,李雁雁收到了从日本寄过来的录取通知书、机票和全额奖学金证明的国际专递。

2月,李雁雁依依辞别母亲,拎着一只旧皮箱,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登上了飞往日本东京的飞机。

在日本,李雁雁克服了生活和学习上的诸多困难,于1998年3月顺利从东京八王子盲校毕业,取得了日本永久性针灸按摩指压医师资格,并于次年获得日本“物理疗法专业奖学金”。

自费去美国留学

已经30多岁的李雁雁,可谓是苦尽甘来,凭此执照,他完全可以在日本创业,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他还想攀登更高的“山峰”,被称为“整脊行业源头”的美国帕默脊椎大学成了李雁雁向往的高度。

在日本5年,为了省钱,李雁雁从来没有回过家。母亲已经76岁了,哥哥离婚后带着儿子独自养家,境况可想而知。

怀着歉疚,李雁雁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哥哥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他,一旁的母亲接过电话让他放心,可他分明听出了母亲的不舍……

再一次收藏好对亲人的眷念,1999年6月12日,李雁雁带着执照和几万美元的打工积蓄,再次远渡重洋,独自来到美国加州硅谷。

历经种种坎坷,经过4次考试,李雁雁通过了托福考试,自费就读于美国两所公立大学。

李雁雁每天和正常学生坐在一起听课,用录音设备录音,放学回到住处后再听着录音慢慢整理自己的盲文笔记。

别人1个小时就能搞定的课程,他通常需要一整天。

看他学习那么费力,任课老师让他选用中文或日文教材,被李雁雁婉拒了。

一位老师被他的刻苦精神所感动,为他申请配备了一台可以做模拟化学实验的电脑。

就这样,李雁雁用3年时间,修完了所有学分,于2002年7月如愿考取帕默正骨大学脊椎神经矫正专业博士生,成为这所以治学严谨享誉世界的百年名校第一位盲人在读博士生

在帕默脊椎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李雁雁是40多位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中,唯一的盲人。

帕默大学的盲人博士

李雁雁擅长学习,但是这一次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读博四年间,他必读的教科书及参考书的目录就有40多页长,每一页对于李雁雁来讲,都是一步陡峻的台阶!

学校里,老师大都运用图像、图表和X光来授课。李雁雁看不见,连续两个学期的人体解剖学课程,他只能通过触摸人的尸体或人体模型来学习。

李雁雁的房间里到处都是盲文,光翻录的课程内容就有700多盒音带,200多张光碟,书柜里还摆放着他记下的7000多页盲文笔记。

他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台英文盲文电脑和一台日文盲文电脑,这是李雁雁读书做作业发电子邮件的有力“助手”。

为了节省时间,李雁雁每晚只敢和衣睡觉4个小时,他把一天的20个小时都用在学习上。

除了学习上的困难,高昂的学费也让李雁雁一筹莫展。

在日本学习时,李雁雁有丰厚的奖学金,可是在美国一切都得自费,光学费一年就需要4万多美金,这些钱对李雁雁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为了省钱,李雁雁租住在加州“最危险的贫民窟”,他自己做饭,每天需要搭乘轻轨电车,耗时1小时才能到校。

从日本带来的积蓄,早已所剩无几。他只能加大打工频率,并试着向一些慈善机构申请奖学金,却因为每次都在申请表上填写“学成回国”而四处碰壁。

在李雁雁最艰难的时候,国内中医大家刘明汉教授,让自己的儿子给李雁雁寄来了6万元资助;

日本低视力研究会前会长新井爱一郎先生借给了他7000美元;美国的《星岛日报》对他进行了报道,引来很多捐款;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教育参赞沈阳先生,鼓励他去申请国内首届“自费留学生奖”;

长沙市委书记的梅克保先生在看了《长沙晚报》对李雁雁的报道后,个人资助了他2000元,还为他联系了国内多家慈善机构捐款……

2006年3月,李雁雁顺利通过了帕默大学的全部考试,获得全美脊椎神经矫正专业医师执照及物理疗法师执照,成为此项考试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盲文应考的学生。

由于成绩优秀,李雁雁的名字被选入了当年出版的《美国大学生世界名人录》。

游子归来,喜结良缘

按照美国法律规定,李雁雁在美国获取博士学位后,必须实习满一年后才可颁发执业医生营业执照。

李雁雁到加州当地一家盲人按摩诊所实习,他高超的技艺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吸引了不少病人驱车几百公里前来求治。

2006年底,李雁雁获得行医营业执照,他在加州开了一家盲人按摩诊所,迈出了创业第一步。

只4个月,诊所在当地就有了名气。美国朋友劝他留在美国发展。但李雁雁说:“我的妈妈在家等我!”

2007年3月,李雁雁谢绝了日本一所大学的盛情邀请,关闭了诊所,回到中国。

在家里陪伴母亲1年多后,李雁雁受邀来到北京,在中国盲文出版社从事盲人文化研究。

2009年10月,李雁雁受邀前往深圳参加残疾人高级按摩师训练营讲座。得知他还是单身,一名热心学员为他介绍了湘妹子何建辉。

何建辉1988年出生在湖南益阳农村,中专毕业后考入深圳市罗湖区机关事务局,从事会议接待工作。

她听一位盲人老乡讲过李雁雁的故事,并在网上看过他的采访视频,对李雁雁十分崇拜。

初次见面,李雁雁渊博的学识让何建辉惊叹,她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世界。两人从QQ到电话聊天,渐渐难分难舍。

3个月后的2010年春节,李雁雁独自乘飞机来到深圳,两人笃定对方就是自己在寻找的那一半。

他们的恋爱遭到何建辉家人的反对,父母想不通:为什么身体健康的女儿要找一个瞎眼的男友?

后来,何建辉给父亲看到一组李雁雁登山和滑雪照片,何父被这个在逆境中张扬生命的后生所打动,终于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2010年国庆节,李雁雁与何建辉在亲人的祝福声中喜结连理。

婚后,两人分别辞去原来的工作,回到池州,在清溪河畔开了一家“李雁雁脊椎矫正”诊所。

用所学服务人民

此时,李雁雁的母亲已经瘫痪在床。李雁雁每天上午在诊所坐诊,下午和妻子回家给母亲按摩。

母亲对李雁雁说:“我们这个家,在那么多人的帮助下,才有了今天的生活。你开诊所一定要带着感恩的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在感恩心境的引领下,李雁雁真诚对待每一位来诊所的病人。

诊所刚开业,条件有限,缺少宣传,很多人不了解美式脊椎医学是什么,以为这里就是普通的盲人按摩,偶尔进来的患者也都将信将疑。

生意惨淡,房租要交,每天要吃饭,李雁雁和何建辉只有互相鼓励……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诊所的明天一定会春暖花开。

坚持了半年时间,诊所的生意终于渐渐有了起色。有时候遇到一些患者家庭困难,李雁雁还会分文不取。

2011年6月18日,儿子小兔兔出生。同年12月,李雁雁88岁的老母亲与世长辞。

回忆起母亲这大半辈子为自己的操劳、担心,李雁雁很是伤感,心里空落落的。

何建辉看出了丈夫的心事,对他说:“妈妈最大的心愿就是你能活得开心,我们只有把诊所办好,把我们的家料理好,才对得起妈妈的付出。”

李雁雁点了点头,擦干眼泪,调整好心情,回到诊所,回到患者身边。

过硬的医术、与人为善的医风为李雁雁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渐渐地,全国各地都有病人寻过来找他看病。

婚后4年里,他为200余位脊椎病患者进行过治疗,80%以上患者的病情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李雁雁的励志故事深深打动了无数人,有朋友建议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书,一来宽慰自己一颗疲惫的心,二来鼓励跟自己一样身体有残疾的年轻人砥砺前行。

在妻子的帮助下,从2010年开始,李雁雁开始写作《美式整脊疗法》和自传体小说《逆境》,历时3年终于脱稿。

2013年4月,《逆境》在北京西单新华书店首发。李雁雁和妻子自费购买了近万元《逆境》,赠送给朋友和患者,分享精神的力量。

在《逆境》的扉页上,李雁雁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

在李雁雁心里,母亲虽然话不多,她的教导却字字句句刻在了他的心坎上,刻成了他的人生信仰。

是母亲教导他对人善良就是对己宽容,母亲让他真真切切地感悟到:爱道之首为孝。而他会将这样的人生信仰教给自己的孩子,传承下去。

人生来得匆匆,去的路程却相当遥远。是鸿鹄自然会展翅飞翔蓝天,是蛟龙定会恣肆搏击大海,人们有理由期盼,李雁雁在追梦人生的漫漫征途上,一定还会摘取一顶顶成功的桂冠。

(转自本人头条文章)

相关文章

  • 李雪雁

    北岭有燕,羽若雪兮. 朔风哀哀,比翼南飞. 一折羽兮,奈之若何. 朔风凛凛,终不离兮. 我这命运也终于和有关我名字...

  • 2018-04-12

    李茂书李贺雁门太守行

  • 【秋】

    雁 ..雁 .....雁 ........雁雁 ................雁 ..................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杨慎说王安石妄评李贺

    前言 前几天看到一个关于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的问题: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分为哪四个部分,怎么理解? 《雁门太守行》...

  • 雁南飞,雁南飞。雁南公园

    雁南公园原名西安城市生态公园,紧邻南三环,占地足有1700亩。绕公园外部有一座极具设计感的人行天桥,站在上面可以近...

  • 雁南飞,雁南飞

    中午,吃过饭后,习惯性地到床上去躺躺,这时,不知咋咯搞的,这次比往日都困。须臾,我已进入梦乡,在梦中,我跟着王昭君...

  • 清越轩习字【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记》之一】

    完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雁塔圣教序》,开始写唐高宗李治的《雁塔圣教序记》。 《雁塔圣教序》,即是《...

  • 时间再充足一点 我就可以抓住它 痛苦的大雁 正在飞翔的大雁 我就可以抓住它 并给它疗伤 ...

  • 文|江清月明人自醉 我在等 一只南飞的雁 期盼它 带来你的消息 我一次又一次 失望地低头 那一群一群的雁啊 怎懂相...

  • 雁食衡阳浦 犹思塞上菁 经年归漠北 旧地绝昔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雁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yi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