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七岁,在家乡的小学读二年级。
那年冬天,家乡下了一场挺大的雪。
我家门前,是一个不大的堰塘,堰塘里结了厚厚的冰。
“这样厚的冰,定是能站住人的。”这样想了,我便伸了一只脚,轻轻站在冰上,并试探着向前走去。一步、两步、三步……当我走到第八步时,不好,冰碎了。就在我小小的身子一点一点的下沉时,我本能的抓住了面前还未碎的冰。然而,仅仅是一瞬,冰又碎了。我忙又胡乱地伸手去抓附近的冰……
其实,妈妈就在院子里,只要我大声呼救,她一定会听得见的。而我竟没有呼救。我不停的抓着冰,在水与冰之间艰难的挣扎着,也就是在这危机的挣扎中,我竟悟出了一个道理——就在我每次抓到新的冰的时候,我的身体就在那块冰破裂前的一瞬间,向那块冰的方向前进了一步。如果我总是朝来的方向不停的抓冰,就可以回到岸边。这样想的时候,我的手一刻都没有停。
终于,岸近了,我的心一阵狂喜,迅速抓住岸边挑水搭的木架,爬上了岸。
当时我并不知道:小小年纪的我是经历了一场怎样的考验。我上岸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怎样偷偷溜回自己的小房间,换掉这身湿衣,免得被妈妈看见(在童年的记忆里,我最怕的就是妈妈没完没了的训责)。
我如幽灵一般溜到院子里,乘妈妈没注意,跑进卧室换上干净的衣服,然后跑出来将湿衣丢在盆子里。刚做好这一切,妈妈便进来了,妈妈见我换了衣服,奇怪的问:“你这么早就洗了澡吗?还没吃晚饭呢!”
“我说出来,您别生气。”我低下头,许久才说:“我刚刚掉到堰塘里去了。”
“怎么会呢?堰塘里结了冰。”
“我在冰上走,冰碎了就掉下去了。”
“带我去看看。”妈妈有些不相信似地拉着我的手来到了门前的堰塘边。堰塘里有一条约半米宽,五六米长的冰面被破坏,那是我在生命的危急关头留下的杰作。
“天啦!”妈妈拉着我的手在发抖:“你已经快走到塘心去了,怎么不知道喊妈妈救你呢?”
“我怕你生气。”我依然低着头。
“你这个傻孩子。”妈妈一把将我搂在怀里,我分明感觉到,她的声音有些哽咽。
许多年后,提起这件事,妈妈总会说:“你当时那么小,能自己爬上来,真是一个奇迹。”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