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 学习记76

老子 学习记76

作者: A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 来源:发表于2020-05-16 07:21 被阅读0次

76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恭闻天地以柔和生万物。以严肃杀万物。柔和者。生气也。不惟万物得是气者能生。即万物之能自存是气者。亦无不长久。严肃者。死气也。不惟万物得是气者必死。即万物之自造是气者。亦无不夭折。会此义者。知万物之理同。则知所以修身者。宜先调性情。和气质。使我身常处于生之徒。不入于死之徒。始不负此章经意也。

此章总是即人物草木同然之理示人以柔用道之义。

人之生也柔弱。

柔弱者。春夏之气也。人得之则生。性情和平。行事宽恕。不自是于己。不争强于人。以大公之心。养天地之和。培植其所生之气。而其气自然长久。故曰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

坚强者。秋冬之气也。人得之则死。性情乖张。行事刚愎。好自是于己。争强胜于人。以暴戾之气。伤天地之和。灭绝其所生之气。而其气自然夭折。故曰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不但人之为然也。万物皆然。草木皆然。万物之质不一。草木之形虽殊。然非柔脆不生。气至而滋息。故柔脆。柔脆者。生气也。凡物之初生。必柔弱。必脆嫩。枯槁者必死。气反而游散。故枯槁。枯槁者。死气也。凡物之衰老者。必枯竭。必干槁。万物草木之生死皆然。则人之柔弱必生。坚强必死。益信然矣。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由人与物。与草木看来。其理皆同。其气皆同。生之死之。无不同矣。故凡坚而不柔。强而不弱者。必至过刚易折。其气易散。皆是死之徒也。徒犹类也。皆死之类也。凡柔而能和。弱而不猛者。必能持久不坏。其气不散。皆是生之徒也。人能悟生之徒。即当自致其柔弱。又何致以坚强。自蹈于死之徒乎。

是以兵强则不胜。

又不但人物草木贵柔弱。即验之用兵之道。用兵是最宜坚强者。然兵强必不胜。运筹帷幄。必察虚实。必度人我。若徒恃其强。而轻用其锋。未有不欲制人而反为人制者。其不胜也。势所必至。坚强为死之徒。不益信乎。

木强则共。

又不但验之用兵不可强。如木强亦然。木之强则共。共者。拱也。两手攀而即折之意。木当未强。枝干柔软。必耐攀折。既已强矣。枝叶干槁。必易攀易折。木强则共。亦势所必然。验于木。坚强为死之徒。不愈信乎。

坚强居下。柔弱居上。

下者。坠而愈下。入于死之徒也。坚强者。过刚易折。生气已尽。故坠于下。而居下者。自然之理也。上者。升也。升而在上。入于生之徒也。柔弱者。软嫩滋息。生气方旺。故升于上。而居上者。亦自然之理也。是故验之木。验之用兵。验之万物。验之人之生。则生之徒。死之徒。无一不然。人奈何恃刚以入死。不用柔以求生乎。

要活就要软 想死就强硬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婴儿的骨头很软,年纪越老,骨头越硬,什么都硬,死的时候最硬。所以有些人说,什么都不怕,我这个骨头很硬;真到骨头很硬的时候,就是快要死了。人越年轻身体越轻软柔弱。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这是讲物理的现象,柔软是生命充沛的时候,植物与其他生物的骨骼一样,死的时候变硬。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强调用“柔”,也就是用“和平”。一般人解释老子的“柔”好像水一样,其实不是如此;“柔”是“和平”的原理,因此他说:“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这里的“兵”字,不是指部队带的兵,是指兵器、武器;武器太刚强、太硬的话,就容易折断,真正坚强的东西也是一样。所以,最坚固锋利的东西是柔软的,可以永远又锋利又长久。“木强则折”,木头与金属相比并不太硬,但是有些木头非常坚硬,就可以做成兵器。做成兵器以后的木头也完了,反而是自伤,这是讲强弱之势的原理。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强大的东西常处于下,而柔软的东西则居上位。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强大?地球!什么东西最柔软?生物。地球再强大、再硬,还是被我们生物踏在脚下,我们人是柔软的站在上面。比如一座塔,或一个伟大的建筑,下面的地基都是最牢固、最坚硬的。塔尖塔顶之处,金刚钻放放光,只是为着好看。

有人喜欢算命,我常说,这一代人的命,我早已算好了,是生于忧患,死于忧患。但是,我们这一代人真了不起,可以为未来的时代奠下基础,未来建筑的这个塔顶能不能造,就要看现在青年这一代的努力了。

我们今天讲《老子》,也不过是拿东西塞一下墙角上的一个漏洞,大家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挖掘出来真正的宝藏。我再三强调孔孟之道的“四书”以及《老子》、《庄子》等,文章都非常高明,大家读了之后,常被文字境界所吸引,陶醉在美妙的文学境界,而忽略了道理所在。孔、孟、老、庄等中国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一样,原则都是说明因果关系,也就是现在老子告诉我们的。

相关文章

  • 老子 学习记76

    76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

  • 老子 76章 至77章学习记

    回顾75章讲君王以人道为政,求益生以助民,实为害民。只有为天道,才是真正的益民贵生。 76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

  • 老子76

    第七十六章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

  • 老子 学习记80

    80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

  • 老子 学习记78

    7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

  • 老子 学习记81

    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

  • 老子 学习记79

    79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恭闻以我...

  • 老子 学习记68

    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恭闻...

  • 老子 学习记69

    69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

  • 老子 学习记66

    66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 学习记7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kn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