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读《非暴力沟通》之二
第一次听说《非暴力沟通》其实是在十年前,当时仅限于这本书的名字,又正在致力于各种与生存求职相关的系列考试,一时无暇顾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没有热衷于找来仔细阅读的念头。谁知现在生活表面是如此稳定,我却是有了想与其亲密接触的渴望。我渴望逐字逐句地从书中寻找力量,救赎他人,也是自我救赎。
有人说过,文学和写作,一是对外探知世界,一是向内抵达内心。既是悲悯外部世界,也是治愈内在心灵。
也许在过去辄夜难寐的日子,一直就有无形的绳索,捆绑我的双手,捆绑我的心跳,捆绑我的呼吸,濒临窒息的感觉,偶尔会让人觉得透不过气来。经常耽心这人,经常忧虑那人,每个人都如此重要,他们的不快乐就是我的责任,时间这么宝贵,给自己留下点竟然这么奢侈。我有时也会问自己,我究竟是为谁活着?我这一生究竟是为别人活着吧?我这一生都不可能再为自己活着了吧?
我寄望文学与写作,我寄望自己掌握心理学的谜题。我把自己瓜分成三头六臂,四面八方,我是他们的支柱,我是我自己的支柱,我得顾及他们的周全,我往往来不及顾及自己的周全。
那些灰色并不是突兀而出,它们老早蛰伏,只待某个时刻狼奔豕突,改天换日。
我想了又想,我又继续安抚自己:一切都还好,一切都不晚,一切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糟糕,一切都还来得及。你看,你拥有的可能是别人努力都求不到的;你痛苦的事情也许在别人眼中就是无病呻吟;你不看重的,也许是别人愿意用更多的代价来交换的。
好吧,再次证实了一个人的宁静平和,幸福喜悦,其实只和价值观有关,只和自己内在的心态有关,并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贫困如尼泊尔百姓,依然能有很幸福的精神世界。可见,我的平静喜悦,只与我自己有关,与他人无关,甚至与这本书也无甚相关。但是又想,我生活周遭的人,是否拥有平静喜悦,却与我的沟通方式密切相关,于是我还是应该认真研读这本《非暴力沟通》。
建立最美好的相处氛围,离不开非暴力沟通。它的名称虽然沾上了“暴力”的边,但学习它并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将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只翻了几页就有新发现。我没有想到,我以为自己惯常履行着“非暴力沟通”,却不知我也在不知不觉间,对他人实施过“暴力沟通”。我为自己的无知羞惭,也为曾经造成的沟通伤害愧悔。
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也是一个暴力沟通的发射源。我们从来没有把“好人”和“暴力”扯上关系。但是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从小到大,各种场合、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害了自己,而自己也用语言暴力伤害过别人!精神上的伤害有时候难以治愈。不要认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谩骂才是暴力;如果你采取说教、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来对待他人,那也是暴力沟通的常见形式,也会给对方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这些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往往会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我意识到,那些以消极沉默、拒不回应来面对种种情绪激动难耐的场面,或许对别人是一种比语言暴力更难以接受的冷暴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