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暖人所共羡,然使享一生饱暖,而气昏志惰,岂足有为?饥寒人所不甘,然必带几分饥寒,则神紧骨坚,乃能任事。
若安山译:人人都想要吃得饱穿得暖,然而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吃饱穿暖,却因此没了志气,懒惰窝囊,那又能有什么作为呢?人人都不愿忍饥挨饿,然而人生必然要经历饥寒交迫,才使精神振奋、意志坚强,那样才能成一番事业。
时代已然不同,文句里的“保暖”和“饥寒”可不必只认为是字面的意思。每个人出生不同,先天条件不同,背景不同,用现在比较应景的话说,叫“可动用的资源”不同。但那些所谓的“资源”并不能直接拿来跟“成人成事”划上等号。
某老头78岁高龄了,他身价数十亿,试问谁敢说他不“成功”呢?然而他认为还有更高的山峰值得攀登。于是,他提枪上马、策马奔腾。哪怕途中有人朝他开枪,威胁他的生命。他也举着拳头,喊出属于他自己的声音......试问,那是不是“饥寒”,那是不是险阻,那是不是挑战,那是不是困难?
无他,唯有敬佩,唯有学习,唯有向其看齐,并更积极。
文/若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