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二三事
母亲,有人叫妈妈,有人喊娘;而在我,四十多年来却一直叫着娘啊(nia,我们当地的叫法)。我总觉得,没有比这更亲切的了。
我的母亲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中等的个子,微胖的身材,如今年逾七十,已满头银发。
和母亲相伴的四十一年里,她要求我的甚少,给予我的却甚多。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的地在西洼,距家大约四里地。父亲在工厂上班,全家农活的重担就全部落在母亲的身上。五亩多地,母亲总是起早贪黑,下地干活,从未耽误过农时,家里长辈都夸她勤劳能干。
记得有一次是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正逢麦收。地里捆好的麦子本来要等父亲下班回来拉到场里去,可天公不作美,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母亲拉起地板车,喊上我,我们娘俩把麦子拉了回来。到场里的时候,大雨从天而降。我们娘俩都成了“落汤鸡”,但是看着收回来的麦子,我们都笑了。那一幕,我至今记忆犹新。
曾经,家里有一段日子过得比较苦。我刚刚参加工作,挣不了几个钱,弟弟又正赶上上大学。父亲的那点工资既要购买生产资料,又要应付家里的人情来往,一个月下来也就所剩无几。母亲看到这种情况,就主动把东洼里半亩地变成来菜园。豆角、茄子、西红柿、韭菜,我们家都种过。往往是头一天晚上摘了菜,择好,第二天母亲就放在自行车的驮篓里窜乡叫卖,换得的钱补贴家用。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卖韭菜。头一天晚上,母亲从地里把韭菜割好弄到家来,我们一家人都围在一起择韭菜。把韭菜上的黄叶、杂草全部弄的干干净净。束齐,称好。韭菜每把二斤,母亲总要多上一二两,从不缺称。母亲总说,卖东西就是卖良心,不能坑人玩人。
待女儿出生的时候,母亲去为我们看孩子一直到幼儿园。上了初中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单位距女儿学校较远,母亲又去县城为我们看女儿。如今,女儿去市里读高中,母亲又去了泰安照顾女儿。母亲啊,我和女儿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她勤劳、善良,质朴。
母亲经常告诉我,做事要勤奋,做人要诚信。
母亲要求我们的甚少,给予我们的甚多。
母亲,我们都爱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