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从一个方向思考,必然会走入死胡同。总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从相反的方向来思考。比如本来想短期完成的事,如果多花点时间会怎样。如果自己是上司,试着站在下属的立场想想。要有箭头不只指向一方的意识,舍弃“我才是对的”的僵硬思路,让想法保持弹性吧。」—— 松浦弥太郎《100个基本》
自从五年前开始接触心理学相关知识以来,最经常听到的就是“灵活”二字,也就是弹性。灵活、会帮助你在很多状况下转换思路,不在一个死胡同里走。灵活更能保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保证他的行为更有功能。
关于灵活与“弹性”,樊登老师讲的这本书送给你听。
人其实有两套思维模式:逻辑思维和弹性思维。相比理智的逻辑思维,弹性思维才更有助于我们打破或重新制定规则,更好地实现创新。
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经常紧张焦虑,灵光一现的创意时刻越来愈少。而本书作者围绕弹性思维背后的心理学和神经学原理,揭示了有关弹性思维的一系列过程,让我们找到唤醒灵感的好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