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言语道断,不立文字”

“言语道断,不立文字”

作者: 郭甄棛 | 来源:发表于2017-11-18 13:49 被阅读0次

    了凡老师讲法时曾提到过,禅宗里有这么一句话“言语道断,不立文字”。可理解为言语和文字无法最完整和准确的传递我们的心法,语言无法完全真正诠述内心真正想要传递给对方的信息。它有时表达的只是当下想要呈现的一种感受,却在很多时候未能被理解和真正的传达。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今社会很难达到很难达到真正的身心合一。

  人与人之间无论是沟通、接触还是传达,其实都是一种能量的流动和循环,达到了同频共振,便得以升华。

“言语道断,不立文字”

参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当保持觉知,观照当下本我的时候,便才真正看到了自己,看到自己的需求。活出真实的自我,而不被只言片语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随意支配。需要知道和观照到那个原本的自己。当然亦不可顽固不明事理而变得顽固不化。所讲的是一切唯心造,外部世界其实大多都由我们的内部世界转化和呈现出来。在社会中,每个人身上被编写好了出生以来的程序编码,一直生活在它的统治之下却油然不知,甚者以为自己在做主宰,其实不然。

“言语道断,不立文字”

  当我们拥有平等心、保持慈悲时,即是对生活中点滴的感恩,如一粥一饭、今天升起的太阳、当下呼吸着的空气、关怀你的爱人等等。大成气象即是利他,将自己当作他人;将他人当作自己。“慈”就是真的拥有平等心,感同身受,理解并能够感觉到对方的痛苦。“悲”即是能够解决痛苦的能力。

  当内心对人和事产生无对立的情绪时,才能够达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平等心。否则始终都无法理解,只能停留在“相”的表层。而心中无对立就是真正的和解、同频与共振。

 

相关文章

  • “言语道断,不立文字”

    了凡老师讲法时曾提到过,禅宗里有这么一句话“言语道断,不立文字”。可理解为言语和文字无法最完整和准确的传递我们...

  • 修为

    言语道断 言语道断,心行除灭,

  • 不立文字

    佛法有云:不立文字,不见如来 文字,是思维的一种书面呈现形式。 最近有一种感悟,人和人之间的争论常常是因为不同人基...

  • 不立文字

    ‘ 不立文字当如何?立踵根!足心和神、定静慧生。世间一切文明必由人造。故修身立足为大本。 祖曰:正法眼...

  • 不立文字

    我觉得我是真的足够幸运,每当我坠入低谷,无法自拔的时候,都会出来那么一个女侠愿意拉我一把,带我披荆斩棘,拨开乌云。...

  • 《道德经》讲记——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 不立文字和不要文字是有区别的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古来禅宗的主要特色。对于“不立文字”则是此特色的代表性语句之一,而历...

  • 血脉论

    《菩提达摩大师血脉论》 【梁】菩提达摩 三界混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问曰:“若不立文字,以...

  • 用生命体验去阅读

    “不立文字”还有一层意思:不立文字不是不要文字,而是你别把文字概念本身当真理。佛教讲的真理不以文字来立的,文字只是...

  • 卑牧说:言语断道

    为什么说“言语道断”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菩萨璎珞本业经》说: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他们说的就是一个意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言语道断,不立文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pe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