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戴先生不在伦敦的这些日子里,孟涵就一边上课,一边等戴先生从北京回到伦敦。她邀请韩锋一起吃饭,看到韩锋脸上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又恢复了往日的英朗。吃饭间,孟涵将几本明清时期的作品拿给韩锋。她说孤品不让外借,就给你借了这几本,国内很难读得到的。
这几天,孟涵有时候去上课,有时候在图书馆和韩锋一起做功课,有时候一个人在宿舍里看书。她经常对着窗,抱着膝,读王安忆写的《长恨歌》。王安忆的作品风格细腻委婉,将一个上海女人四十年的荣与枯娓娓道来。
(二)
已是深秋,孟涵给自己加了一件外套,下课后她有时漫步在校园里,有时会到康河边走一走。这天,她来到康河边散步,踩在一片枯黄的树叶上,她捡起一片树叶,拈着树叶转了转,随即又丢进康河里。"流水落花春去也"她想起这句词。
孟涵在河边待了一会儿就去了图书馆,她挑了一些英国文字复兴时期的作品来看。正读着,手机一震,她点开一看,是戴先生发来的信息:孟涵,我从北京回来了,周日去剑桥看你。孟涵看到信息后欣喜若狂,他回来了,这个周日他要来学校看她。她忙把大部头书都一一放回书架子上,急忙回宿舍。
她打开衣柜,挑着一件件衣服,嘀咕着:"我穿哪件好看呢?"她一边对着镜子比划着,一边想象着和戴先生再次见面的情景。一想到这里,她甜蜜蜜地笑了。
(三)
周日那天,孟涵穿着一件舒适的棉麻连衣裙,外面是一件米色绣花的针织坎肩。她有漂亮的锁骨,锁骨之间是一条水晶链子。
同前几次相比,今天她打扮得并不张扬。戴先生第一次见她这么清雅,不觉眼前一亮。孟涵坐上车,戴先生驾着车从剑桥驶向伦敦。
一路上,孟涵很少说话,都是戴先生在问,孟涵则回答。她也会好奇地问:"你去北京干什么啦,上次走得那么急?""北京的分公司有几个投资项目迟迟不能推进,这次去北京就是处理这件事的。""事情都解决了吗?""都解决了。一回来就联系你了,回头,我加你微信,这样联系你会方便些。""好的。刚回来不久,你一定累坏了吧?"戴先生苦笑:"一条命不够忙!"
孟涵看着戴先生的侧面,疲倦并未从他的脸上消失,他的双鬓也隐约看到几许白发。这一年她25岁,戴先生38岁。
她坐在戴先生身旁,这么近距离地看着他,他亲自开车来接她,这是几年前那个初到北京的小丫头想也不敢想的。不过这一切也是孟涵自己挣来的,如果她不是足够争气,考到剑桥来读书,又怎么能如此亲近自己的偶像呢?此时的孟涵心里是幸福的。
戴先生看着身旁这个年轻自己十几岁的女孩,不由地心生羡慕:年轻真好!即便身旁这个女孩很安静,他也能感受到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半成熟的韵味。
戴先生看了一眼孟涵的侧颜,轮廓清晰,白皙的皮肤,乌黑的秀发散落在瘦削的肩膀上。一阵风吹进车窗里来,碎发缠绕在锁骨间,两边的头发随着风向戴先生那个方位飘去。飞舞的发丝碰到戴先生的眼睛、嘴巴和鼻子,她的发香很好闻。
"我的头发太长了。"孟涵一边说,一边将长发捋到右边胸前,露出左边的耳际。戴先生真的觉得:这女孩的每个角度都很美。他这样盯着她看,孟涵被看得不好意思了,面颊渐渐的红了起来,像一只熟透的红苹果。
戴先生知道她害羞了,微笑着转过了头。车子一会就来到伦敦市中心。
(四)
戴先生说:"伦敦这座城市有很多多元化的文化艺术,你一定要好好参观这座城市。"于是这一天,戴先生就带着孟涵一起参观了市中心的国家美术馆,看到毕加索的画,还有其他一些画家的名作。他们又去了泰晤士河畔的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塔,伦敦眼,两人又坐了一次摩天轮。
中午,戴先生带着孟涵去一家餐厅吃午饭,他给孟涵点了几个特色欧洲菜。孟涵胃口很好,每一种食物都尝了一遍。她说:"谁说英国的食物难以下咽?今天这几个菜口味就不错。"戴先生笑着说:"那是因为他们不会吃。如果你喜欢这里的菜,下次我再带你来,这里的中国菜和日本菜也很不错,你背井离乡的,一定很怀念中国菜吧。"说到"背井离乡"这几个字,孟涵的眼圈红了,双手握紧放在膝盖上,低头不语。
戴先生看出她有心事,问她:"怎么啦,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孟涵不知从何说起,低头不答,努力忍着眼泪说:"我从北京考到剑桥来吃了很多的苦。"眼泪快要滴下来了。戴先生不忍再问下去,即便他对孟涵有一万个好奇,也不忍见她落泪。他是一个见多识广,有些极其丰富的生活阅历的人,他看出这个女孩的过去一定经历过很大的苦楚,以至于她比一般的女孩要更忧郁、更伤感。
从孟涵第一次在台下看着他,以及在演讲厅外喊住了他,再到后来的种种,让他总觉得这个女孩似乎和他有关联,至于有什么关联,他又想不起来。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戴先生一次又一次主动接近孟涵,他想知道这个女孩身上的故事。
(五)
当天下午,戴先生又带着孟涵去伦敦西区看演出。正好有歌剧《悲惨世界》上演,两人订了头等座,故事很感人。孟涵不禁佩服欧洲艺术家的专业精神。
从音乐厅出来后,两人去了一家小酒馆。在伦敦这样的小酒馆有很多,如果你来伦敦,一定要挑一家环境不错的小酒馆,点上一杯东西,坐下感受那种氛围。伦敦的小酒馆,巴黎的咖啡馆,北京的老胡同,都是非去不可的地方。
孟涵不喝酒,戴先生给她点了一杯果汁,自己点了一杯whisky。两人面对面的坐着,孟涵胸前的水晶项链在灯光下泛着微光。他们聊着天,彼此交流看完刚才音乐剧后的感受。孟涵觉得这样坐着聊天很舒服,戴先生也觉得这样轻松的时刻很难的。
他看着孟涵,见她手托着腮,时而看着窗外的夜色,时而搅动着杯里的吸管。他开口说:"孟涵,我想知道你那次在剑桥的演讲厅里为什么那样看着我?我当时看到你的眼里有泪水,在演讲厅外,你又叫住了我。之后你独自一人来公司找我,我想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他将心中所有谜团都向孟涵问了出来,他期待听到她的答案。
孟涵秀眉微蹙,心想:不如,趁今晚把所有的一切都告诉他吧。孟涵已经准备好将从前的事都一一告诉他,她说:"早在三年前,我就已经认识你了。"戴先生惊讶地看着她。
时间已经从2018追溯到2015,现在又要从2015追溯到2012。那个时候,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姑娘,一人一行李,独自闯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