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卧室的门扉半开着,从里面流泻出的光直照我的眼睛,黑黝黝四方形的灯架,显出暗淡的反光。不时有风从窗外吹进来,如豆的灯焰忽闪着,四壁也像潮水似的晃荡起来……这是我小时候刚到外婆家时见到的灯马。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灯马是福州乡间老百姓最常见的家庭照明工具。它构造简单,微微向外撑开的四条腿,支起一个铁制或陶制的小圆盘;盘里倒上桐油,浸一根雪白的灯芯草,点燃后,光芒便驱散屋子里弥漫的夜色。它既可以搁在桌上,也可以挂在墙壁。也许它的样子像马,人们便称它为灯马了。
由于灯马是用竹条扎成的,最怕的就是被蛀虫侵蚀。据说外婆家的那盏灯马已经用了五、六代了,可看起来还跟新的一样。这里面有诀窍:灯马每用上一年,外婆就把它洗净,放进锅里煮沸,用抹布擦干,再涂上一层油。经过这样处理后,灯马自然就不会被虫蚀了。这诀窍一代代地传了下来,那“勤俭持家”的家风也随之一代代地传了下来。
进小学读书后,我跟灯马的关系一下子变得密切起来。
晚上,它伴我写字做作业。有时光线越来越暗,我的脑袋也就离作业本越来越近。有一次,我的头发甚至触到了火焰,被烧得吱吱发响,散发出一股臭味。自此之后,每当我做作业时,外婆就坐在我的旁边,一发现灯芯烧久变黑了,就拔下头上的银簪,挑去黑茄,那灯光又跳跃着明亮了起来。
我知道,外婆持家近乎“吝啬”。平时晚上家里人没事,都要早早息灯睡去。要是谁睡下了,还点着灯,她的大嗓门就会亮了起来。可她对我似乎却特别宽容,只要是读书,你要点多久她都不会吱声。
“唉,这灯马什么时候开花呢?”不时听见外婆在我面前念叨。有一天她又这样说时,我忍不住问道:“外婆,灯马会开花吗?”
“当然!”她毫不迟疑地说道,“灯马开花,你的聪明花也就开了。”
“聪明花,什么聪明花?”我疑惑地望着外婆。
“这个等你长大,就明白了。”外婆抚着我的脑袋瓜儿笑着说,“我还是给你讲讲『灯马开花』是怎么回事吧!”“好啊!”我顿时来了精神。于是她清了清嗓门就讲开了——
很久很久以前,村子里有个秀才,每天晚上都伴着桐油灯马苦读诗书。
这天晚上,他依然跟平时一样读到了深夜,正要合上书本去睡觉的时候,忽然觉得眼前的灯马火焰越来越亮堂。他仔细一看,灯芯顶上凝结着一个亮得发白的小圆点,正放射出一个个紫红色的小光环。小光环像涟漪一样不断地扩大,把书房照得如同白昼。
秀才也曾耳闻灯马开花的传说,立即跪下谢恩。这时,从光环中散发出一股芬芳,像青莲,像芝兰,秀才深深地吸了几口,马上觉得神清气爽,大脑变得特别灵光。
从此,他捧读诗书,过目不忘;知识渊博,无所不晓;下笔千言,倚马可待。那年经乡试、会试、殿试,一举金榜题名,夺得“三鼎甲”。
那时我虽小,也依稀懂得:谁能看到灯马开花,就会跟秀才一样变得很聪明——也就是外婆所说的“聪明花”开了。
可惜,我始终都没能见到“灯马开花”。直到后来年岁稍长,我也真的“明白”了,人生的希望就在璀璨的灯光下,只要不断地努力,每个人的“聪明花”迟早都会开的。
2022-02-20下午5: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