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也很焦虑于研究生汇报,甚至手抖得厉害,担心自己搞砸,其实自己所做的实验很扎实,数据也很好,完全没有必要紧张,事实上就算实验进展不顺利,数据不多,也没有必要紧张焦虑,听汇报的导师们与我们的人生交集也就那几年的光景,以后都消散在人海里。你可以把成年后的读书当成幼年时候读小学的样子一样,没有区别,不要太紧张,可以允许失误,允许自己出丑,因为我们的年纪和经验没有到非常出色的地步,而一味地要求自己必须做得出色,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这才是对自身最大的苛刻和不公平。现在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和当年的课题组老师和同学遇到,甚至连逢年过节都不会再问候,对了,毕业后我就换行了,我下一届的师弟师妹们也都换行工作,生活的还不错。
当我回复这条信息的时候,我冲泡的黄芪颗粒还在冒着热气,在高低床上玩耍的女儿时不时地发出请求,妈妈我要喝脉动,妈妈,那是什么?妈妈,黑色的鳐鱼呢?我既想去服中药,又想满足女儿的需求,又想接着回复书友,一时之间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因为我也有些焦虑,我察觉到我的焦虑,楼下垃圾转运车发出嗡嗡的声音,又到了它工作清理垃圾的时间段了,而这声音让我有些烦躁。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烦恼,有人因为父母过于包办和疼爱而失去自由,烦躁不安,有人会因为长期被父母忽视,不重视,而特别渴望父母的关注和赞赏,有人会因为丈夫不能赚很多钱养家照顾孩子而主动出走,有人则因为丈夫不在身边,无法经常陪伴而寂寞痛苦,总之同样的年纪、性别,哪怕是同样的出身,也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带来焦虑、痛苦和不安,而外人无法理解个中滋味。
有人或许会说能读研究生,提升学历,感受科研的魅力,是多么难得的机会,怎么还会紧张焦虑呢?有人会认为你的爸爸妈妈看上去、接触起来是多么的和蔼可亲、善解人意,怎么可能会对自家孩子强横霸道、独裁呢?那在读女研究生的感受是错误的吗?那富裕家庭却在其父母嘴里被称作不识好歹、不懂感恩的孩子就是个天生的坏种吗?
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真实存在的。就像我没想到今早一醒来外面就灰蒙蒙的,对面楼栋的房顶不知在何时已被打湿,外面下雨了,没想到今天会下雨,将我今日的计划都有中断和干扰,我有些意外,好在昨晚我去给女儿买了很多玩具和零食,就算她三天不下楼玩耍都不会烦。
这时女儿又在喊妈妈,妈妈,我小声地嗯嗯嗯了一下,心里希望着女儿能安静地看动画片,我可以自在地写会日更,在女儿中断我第十次写作之前,我不会发火,因为我心里认为女儿的呼喊和请求比我的短暂的思想畅游更重要。
但短时间内她的请求超过十次之多后,我会不耐烦起来,板起脸对她,丝毫笑意都无法挤出来给她。我很累,早上一起床就感到很累,我懒得去黑马市场买菜,懒得下楼,懒得化妆,懒得服中药,懒得去洗小马桶,懒得去煮小水饺,懒得去剥黄橙橙的橘子,我拖着身体去给女儿加满脉动,并加入维生素C和美能,其他我什么都做不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