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抚养40

心理抚养40

作者: 井蛙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05:40 被阅读0次
        心理抚养重在养心之养人,养身容易养心难
        对于这么聪明的人类,老天怎么能让他一出生就傻吃傻睡呢?人出生后的每一天,给他任何的抚养接触都是他的心理营养,是他未来的心理资本。
        三岁前的‘育’更为重要,那是心理抚养的关键期。
        人们很容易提出的疑问是:一岁内的婴幼儿除了哭闹、吃奶,就是睡觉,这状态下你怎么能够教育他?这个误区在于,人们一直认为“育”只是用嘴给他讲道理,却忽略了还可以通过动作和各种接触来进行,即“养”的过程本身就是育。
        那么,人是通过什么接触这个世界呢?他是通过眼、耳、鼻、舌、身,即他与外界发生联系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如果说哺乳给了婴儿“味觉”的满足,被亲人抱在怀中或睡在父母身边可以完成他的“嗅觉”满足,那么五种感觉中还有三觉,即视、听、触觉,这三觉有什么作用呢?告诉大家,它们的作用就是接收“心理营养”,这种营养直通大脑,积攒下来,成为心理成长的内容。
        什么是“心理营养”呢?心理学中有个很有名的实验,即感觉剥夺实验,这个实验较好地阐明了什么是“心理营养”。
        这个实验是加拿大的两位学者在1954年做的。有一天他们想到一个问题:一个人,如果让他吃饱、喝足、睡好,让他在基本的物质保障方面得到充分的满足,但与此同时,不给他任何与心理活动有关的线索,即心理刺激,这个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他们设计了一个感觉剥夺的实验室:一个房间,里面按日常生活所需布置好了,有床可以休息,有椅子可以坐,有洗手间可以用。至于吃的,被试想吃什么都可以点,会有人从窗口递进来。也就是说,被试待在房间里,吃喝拉撒睡都没问题。条件是被试要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还要戴上手套,把所有能引起感觉的东西都降到最低限度。房间里没有声音,没有色彩,没有文字,被试只能一个人待着,不能跟人交流,也不能看书或电视。
        他们在大学里招募被试,谁来做实验就能挣钱,不仅白吃白喝,而且在房间里待的时间越长,拿到的钱就越多,超过100个小时还能翻倍。在国外读大学的人大都勤工俭学,作为被试来赚钱可比刷盘子轻松多了,于是很多人就来报名了。
        先做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后,被试就进入房间了,把门一关就在里头待着。很多人进去以后先要吃的,吃饱了就睡觉。反正无事可做,有的能睡一天,醒来接着吃,吃完又睡。到第三天,他们吃饱睡足了,觉得有点寂寞了,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睡不着就起来在屋里转悠,一会儿坐下,一会儿躺下,一会儿又起来,就这么来回折腾。真难熬啊,简直是度时如年、度分如年,最后是度秒如年!
        如果被试不想继续实验,可以主动停止,床头就有一个按钮,被试只要一摁,门就开了,实验就结束了。当然,钱数也就出来了,想多挣点钱,你就得多熬时间。
        实验的大致结果是,被试平均待76个小时就出来了,熬过100个小时的人极少。也就是说,一般人四天左右就不想再待下去了,弄不好真会憋出精神病来。
        当被试出来以后,实验人员马上对他们进行心理检测,结果发现他们对光、声音等的刺激变得非常敏感,在四五天之后才能恢复正常。当他们被问到为什么不在里面多待会儿,其潜台词是“那样可以多挣些钱呀”,这些被试回答:“我们刚开始进去时挺好的,吃了就躺着,或者睡觉,睡醒了再想吃什么。但两三天过后就开始不行了,说不出原因的烦躁,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感觉再待下去自己就要疯……不得不出来。”
        这个实验说明,人不是吃饱喝足就能满足的。试想,一个不能说话、不能表达自己诉求、不能翻身也不能移动身体的婴儿像不像困在实验室里的被试?他还远不如这些被试,因为他不能由自己来结束这种窘境,只能哭喊着乞求别人过来帮他。
        如果一个活生生的人包括婴儿缺乏视觉、听觉、触觉时,就相当于他的大脑缺乏必需的心理营养。
        缺乏“心理营养”的结果从这个实验中已经知道:人会无法忍受,会出现心理痛苦,最后出现精神异常。还有真实的生活事件也可补充证明这点。
        人一出生就是“天生的心理囚徒”,在生命初期无能无助时,他不仅要依赖别人提供物质满足,同样需要心理满足,那就是让他看到人脸、听到人声、被人拥抱和爱抚。抚养人就是他的心理营养的来源。如果没有人管他,那就相当于他在感觉被剥夺的情况下发育。
        所以,很多人从没有意识到婴儿有心理上的需要,如果以为早年的抚养只是喂喂奶而已,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成长过程中,曾有过忍饥挨饿的时候,但那时的我依旧痛并快乐着。现在生活一天天好了,可心里总是空落落的,难道是缺少了心理抚养?有时真觉得自己不如一个不能说话、不能表达自己诉求、不能翻身也不能移动身体的婴儿。

相关文章

  • 心理抚养🎉🎉🎉

    http://mp.weixin.qq.com/s/G4G9JToRgKhqmQb9jhNZ2A 总结:心理抚养!...

  • 心理抚养

    这两天看《幽微的人性》,胆战心惊。因为现在犯罪者有不少是青少年。李玫瑾教授提到青少年犯罪者都与幼年的生活经历有关,...

  • 《心理抚养》

    2022/2.24读书打卡:开启新书 我的阅读书目:《心理抚养》 金句:1幸好改变你的思想不需要花钱,你可以免费做...

  • 心理抚养

    2022/3.6读书打卡:开启新书 我的阅读书目:《心理抚养》 1如何化解不良情绪呢?下面介绍三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 心理抚养

    2022/3.9读书打卡:开启新书 我的阅读书目:《心理抚养》 1缺乏情感的抚养耳边一定是无声的,所以他们不爱说话...

  • 心理抚养

    2022/2.27读书打卡:开启新书 我的阅读书目:《心理抚养》 金句:1真正的心理成熟是什么?就是在处理各种复杂...

  • 心理抚养

    2022/3.1读书打卡:开启新书 我的阅读书目:《心理抚养》 金句:1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可以说家庭养育的质...

  • 心理抚养

    人从出生到两三岁的时候是心理抚养的重要时期,越出生的幼小婴儿越是依恋父母,这时候如果和孩子形成很好的依恋关系,对孩...

  • 心理抚养

    2022/3.4读书打卡:开启新书 我的阅读书目:《心理抚养》 1情绪自律可以彰显一个人的修养水平,也标志着一个人...

  • 心理抚养

    2022/3.8读书打卡:开启新书 我的阅读书目:《心理抚养》 1一个成年人脾气暴躁,大致可以判断他在一岁之内的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抚养4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io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