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术”,不得不提到清末民初一段隐晦的历史。
清末朝廷腐败,而“天朝”威严却不能失,在科技落后之时,仍自视甚高,最终在世界发展的大潮流下断送了江山。
孙中山等一代革命先辈为了改变祖国命运,发动革命。在浴血革命的过程中,很多身怀绝技的武林人士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之后,人手紧缺,也没有雄厚的势力,此时有人献计让孙中山加入声势浩大的帮派“洪门”。
“洪门”,其实就是大家在武侠小说中看到过的“天地会”。
洪门始创于清初康熙年间,据洪门密册记载,发源地为福建南少林寺,目标为反清复明。三合会、哥老会都是洪门的支派。
孙中山一加入洪门,立即被洪门大哥封为洪棍,可见当时“政治偶像”的力量。(洪门有着等级之分,分洪棍、纸扇、草鞋三级。洪棍为元帅的别名,是当家、执行者;纸扇是幕僚、参谋;草鞋是外勤、联络员。)
当时洪门强大的江湖势力让一些武林人士的功夫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后来,转眼到了1927年,民国建立,日寇侵华,国家形势仍是一片阴影,而“强国强种”的呼声在政府和民间愈加高企。于是,由国民政法委员张之江发起,冯玉祥、于右任、蔡元培等人呼吁,与南京创立了国术研究馆,称“国术馆组设,原本救国之热诚,以期强种强国,而循至于民众均国术化”。
由此,“国术”这个名称正式出现。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各地“国术馆”陆续成立,一片繁荣昌盛景象。后来,国民党逃到台湾,也把“国术”这个名词带走了。
所以,在中国大陆,国术这个名词的使用量并不高。喜欢流行音乐的朋友也许会对周杰伦一首歌曲《双截棍》有些印象,歌曲里面有一段歌词:
“岩烧店的烟味弥漫隔壁是国术馆,店里面的妈妈桑茶道有三段,教拳脚武术的老板练铁沙掌,耍杨家枪硬底子功夫最擅长还会金钟罩铁步衫,他们儿子我习惯从小就耳濡目染,什么刀枪跟棍棒我都耍的有模有样,什么兵器最喜欢双截棍,柔中带刚!想要去河南嵩山,学少林跟武当。干什么(客)干什么(客)呼吸吐纳心自在,干什么(客)干什么(客)气沉丹田手心开。干什么(客)干什么(客)日行千里系沙袋,飞檐走壁莫奇怪去去就来。”
说了这么多,其实“国术”就是中华传统的武术。传统武术一般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按门派区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少林、武当、昆仑、峨眉等等。如果按行功套路来区分的话,那就分的太多了,比如说:大小红拳,心意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炮拳,通背拳,字拳,梅花拳,螳螂拳,燕青拳,八极拳等等,传统武术的拳种之多实在是不胜枚举了。
当然,国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攻防御敌,更是武术修炼之人终生追求的一大命题。传统武术,因其文化内涵丰富,哲学思想高深,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喜爱并坚持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