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8-28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十一节:心无心,明

2018-08-28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十一节:心无心,明

作者: 慧魅 | 来源:发表于2018-08-28 15:00 被阅读0次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十一节:心无心,明心才见性

师慧陽:能解释下缘起性空吗?

本了老师:其实缘起,每个人都有他的缘起,因什么渊源能走到佛门就是缘起;性空是要明心见性,只要你明心见性,脱无明了,那你就性空了,这就是缘起性空。你们每个人能走到佛道上,都有一定的你们的缘起,没有缘起你自己走不进佛门的,就像我们每个人走进佛门,都有一个皈依证,要不然你走到门前不认得,所以这叫缘起。性空,那就是说一定要明心见性。明了,脱无明壳,这才达到一定的境界。

师慧珍:老师,如何不执著色身相?

本了老师:因为色、身、相都是空,佛性为空,空性是无相的。着色、身、相还是在相中,所以你要修行,首先要想到佛性是空性,空性不在相中,那你就明白了一切。

师慧善:请问老师如何才能明心见性?

本了老师:其实人无心,每个人都是无心的。因为我们每个人似乎认为真正的心,就是长得像红桃一样的那种心,像动物被杀了以后看到的心,其实那是色心,真正的人是无心的,所以说无心是一种境界,“明心见性”就是说你真正知道你的心是无心的,你就见到了你的本性、本灵了。我问问你,你们去剥开佛像,看佛像里边有心吗?这就是境界。心,本无心。所以在世间法里,如果你有什么事情,做得很好对人很好,人家会说“你真有心”,或者别人帮了你许许多多的忙,最后你忘恩负义,人家会说“你没心”。其实心就是无心,在色身上,心就是一个增氧泵,就是一个发动机,你觉得它是真正的心吗?它只不过是人体的一个发动机,它不是心,真正的人是无心的。

明白了这点,你就明白了心的来历,你明白了心,你就见到了你的真灵、你的本灵,明心就见性了。修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明心见性,我们世人不存留在一个实际的,一个空无飘渺的肉体的增氧泵上,所以说心无心,无心你才能明白心,明心你才见到你的本性。你要不明了这一点,你永远见不了你的本性,所以“明心见性”是我们每一个修行人的修行之首,也是修行之根本,要明白自己是无心的,你才能见到真性。这个问题本来就问得境界有点高,“明心见性”才是真正修行的,修大乘佛法里的最最关键,明白有没有心,其实人都无心,所以说这是个境界的问题。无心,你能明心就见到自己的本灵、本性,这是一个境界。可能有许多人听不懂,当你听懂的时候,你的境界就上来了,听不懂也很正常。

师慧湘:请问老师,明心见性可否理解为:了解人共有的特性,明白自己,明白别人,看透人的本质,再反过来,放下我痴我执,找到真正的自己?

本了老师:这话只对了万分之一,“找到真正的自己”这句话是对的。真正的自己,明心见性,我一再给你们讲这个“明心见性”,明白自己这个色心这个肉心,实实际际的有一团肉的那个心,像桃子一样的会跳动的那个心是假的,这个心是色心是假的,包括色身也是假的,这个心在干嘛呢?这个心永远在小我中长着,在贪嗔痴中培养着。

修行为什么要明心见性呢?佛经上说第八识是阿赖耶识,也就是天魂,当你修到了你的天魂与你合一,你就见性了。性为心,心为性,这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你把所有的东西都放下了,成为佛性,佛性为空,空性,这时你才真正地能达到明心见性,这是你真正的本性。这个“性”在哪呢?就藏在我们的中脉里,这个“性”什么时候你才能找得到呢?就是放空心,善心,一旦你有恶念,有贪有嗔有痴有这些的存在,它就离开了。我们每次在敬佛的时候,为什么念“嗡”,那就是给你的天魂,召唤你的本灵回来,只有它才能与佛相应,没有它,你与佛无法相应。

找到真正的自己是什么呢?就是你的本性,这个本性就是佛性,明心见性,这个本性就在中脉里,所以我们修行的人首先要修好中脉,这是最关键的。世间的东西一切皆为空,有的人质疑“你说是空的,但整天给我们开示,你都没空。”没错,为什么说世间法就是佛法的真谛?又为什么说“正法难闻,明师难求,人身难得”呢?—— 主要是让我们要真正地明心见性,找到明师,才能指点你真正地找到这个点,才能真正地精进去修行,否则一切修的都在走过程,但这个过程在世间法中必须走,你不可能只是修行不吃饭,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修行要走在实际中,一步一步地明白自己真正的本性,这个本灵这个天魂与你相应,就真正达到修行的境界。

广州-师慧茹:请问老师,是否见性了,见到自己的真如本性,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才记起自己的身份,才真正地正心不再摇摆,不再迷恋世间?

本了老师:我自己见不见性,我不清楚,因为我只有一个心,心系众生,为众生付出一切,是我应该做到的。我就认为众生是我,我是众生,我既然行佛的道,我就做佛的事。世间与出世间都是一样的,东方琉璃国与西方极乐就在我们世间,世间就是东方琉璃,世间就是西方极乐。反过来再说,世间也就是地狱,世间也就是天堂。

师慧湘:请问老师,如何理解“我是原来的我”?

本了老师:我 QQ 空间的名称“我是原来的我”,当时我起这个名时也没有多想,修行后才发现这是个巧合。“原来的我”就是我的本性,当时在空间写这个名字“我是原来的我”,也没有概念,就是瞎写的一个东西,修行后才发现原来我写的是对的,才发现我早就知道“我是原来的我”—— 就是大我,本性。我现在有时候看空间,也经常在想,那么早我就知道“我是原来的我”,那时我还没有信佛,只是修道修其他的,直到三、四年前才知道修佛,其实我是很愚痴的,如何理解“我是原来的我”?—— 就是说“现在的我”是小我,“原来的我”是大我,理解了吧。

冰清灵儿:世界没对错只有法。

本了老师:其实在佛法里讲了,佛法不离世间觉,在世间觉悟了,世间法就是佛法的真谛。每个人都有在行使世间的一些正法,只是不知道这就是佛法。真正的真谛就是:做成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清净的人,一个自如的人,一个一切可以放下的人,你就明白了一切。

师慧俊:菩提并无树,见性明真心;世间无一物,何须染尘埃。

本了老师:菩提本身是无树的,它本来就不存在,只有你明白了,自己现在的色心,是我们在《心经》上说过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就是说我们的色心,其实也是空的,只有当你真正地明白了,色心是空心,那就是明心见性。你这个“性”又在哪里呢?“性”在你的中脉里,只有你的中脉通了,你明了了,那你就真正地见到自己的心了,“心”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的天魂。

世间的一切都是虚无的,看似存在但都是虚无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活在这一世,然后你死去了,你还能看得到吗?你看不到,你什么都看不到。

何须染尘埃,你何必去招这种业力呢?所以说“世间无一物,何须染尘埃”,世间本来都是虚无的,我们修行人就是修永恒。世间的事一切皆无,把自己的色身看得那么重,然后为了自己为了面子,要怎么样去做,人人都活在虚伪和空虚中,脱不了身苦,脱不了心苦,这样你肯定就会染上尘埃,染上业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8-28 《药师法开示录》第六章第十一节:心无心,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tq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