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决定了我们如何面对人工智能,如何抓住人工智能浪潮所带来的时代机遇。以便我们在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更加清晰地洞见自己的未来走向。
因此,这个答案我不肯轻易地交付。在告诉你答案之前,我需要先讲一讲:最近一些年,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它们不声不响地发生着,当你发觉时却早已势不可挡…让我们一起正式推开人工智能的大门,一起来扒一扒AI对我们『衣食住行』的影响。
衣:Selected的实体店里多了一个试衣神器叫魔镜系统,手只要轻轻一挥,就可以展现各种衣服在身上的效果。使用了计算机视觉和3D建模技术,消费者只在魔镜里输入自己的性别、身高、体型就可以选择心仪的衣服,进而通过技术将服装的虚拟影像『穿』在镜中的人像上,同时还可更换为同一款式的其他色彩。优衣库实物RFID电子标签、智慧门、智能导购员店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食:一款APP叫Coco Nutritionist由麻省理工开发,通过AI分析食物成分,合理地安排膳食并燃烧你的卡路里。对于『不知其名』的食材,APP会为你分析它的营养价值和热量,并给出适宜你的烹饪食谱。还有很多集合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语义分析各大技术于一体的健康小助手,指导人们科学健康地生活。
住:智能酒店,从大堂到电梯再到房间,乃至餐厅、健身房等等,都涵盖人脸识别、语音控制、智能机器人等黑科技服务。
行:日益成熟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慢慢应用。麦肯锡公司估计,无人驾驶汽车每天可为全球司机节省的时间总和高达10亿个小时。```
那么,人工智能是机器人吗?
不是,机器人充其量只能算是人工智能的外在形态。
人工智能并不等同于这些“外在形态”,它是在背后负责操控一切的“大脑”,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得多。
那么,我们每天所谈论的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
维基百科这样解释:“人工智能亦称机器智能,是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而更富远见与洞察的答案却是:
人工智能 = 技术 + 应用。
此处,技术是指那些能“让机器模拟人的基础能力”的技术。比如,人的眼睛能看,传统的机器不能,那我们就去研发“图像识别技术”,让机器能看;比如,人能理解文字,传统的机器不能,那我们就去研发“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让机器能理解文本。
此处,应用是指各行各业。所有可能应用到上述技术的地方,比如:安防、新零售、交通、工业等。
这个等式在告诉我们:同样的技术,应用在不同的领域,能够创造不同的社会价值;同样的应用场景,搭配不同的技术,则都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创造社会价值。
人工智能,最终把那些传统意义上,只有人能做的事情,不管是简单劳累的体力劳动——感知和运动,还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推理、决策和学习,都交给机器或软件去完成,它们会做得和人一样好,甚至是比人更好。
那我们一起感受一下AI是如何把图像识别技术、GAN网络、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比如:广告行业、媒体行业、教育行业、艺术创作行业、物流行业和工业行业,颠覆了各传统行业的工作方式,消灭重复性劳动!
AI对传统行业的冲击
对教育:AI考试=自然语言处理+考试场景 AI阅卷=自然语言处理+阅卷处理
广告行业和媒体:AI写作=自然语言处理+文字创作场景
艺术创作:阿里的鲁班AI设计师=深度学习+设计场景应用
对物流行业和工业行业的影响:京东的物流机器人、上海通用轿车的机器手```
无论是AI制图、制曲、写作、考试、阅卷、快递派送、无人车间都依靠【技术】的支撑,而【应用】上的更高需求使得技术得以迭代优化。
我们从人工智能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中探索AI的本质,除此之外,我们还需想想看,用AI既节省成本,又提高效率,有哪个聪明的企业家不会选择使用人工智能替代人力的重复性劳动呢?
全球最权威的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研究报告称: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有7500万至3.75亿人需要重新找工作。这意味着全球每100人中,就有3~14个人需要另谋出路。
在18年西班牙世界零售大会上,刘强东说“未来京东,百分之百无人化运营,未来的京东将是一家自动化运营的企业,京东将在未来的十年里,把现在的16万员工减少到8万。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人会想我的工作也不一定会被机器替代,且行且看不着急,但我想说的是:科技不一定只意味着淘汰,更多是机会和价值。
有的人可能会很焦虑自己将会因为人工智能而丢掉工作,但你更应该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全新的环境,如何拥抱技术寻找机遇和创造价值?
这个我们下一篇继续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