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混合着记忆去读书

混合着记忆去读书

作者: 记忆里的角落 | 来源:发表于2024-12-16 21:03 被阅读0次

看了几页《牛棚杂忆》,我看不下去了。可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我读下去。于是,刚开篇,灵魂就被文字牵引到了那个失去自我的年代。

七零后的我,记忆最清晰的就是,有一天村里的人手臂上戴着黑布箍,聚集在大队礼堂哭丧。

男人呜呜哭,女人有的边哭边喊她们的爹。我亲眼看见她们的爹也在人群里低头呜呜哭,不明白哭爹干嘛。

慢慢的,我发现女人们哭的不是自己的爹,而是另有其人,是谁?我不知道,当时只顾看热闹,羡慕他们手臂上那个黑箍。

村里的那个赖婆娘张大嘴巴哭得特别凶,闭着眼张着大嘴巴,数她生音最大,喊爹喊得也动情,眼泪一把一把的落,不知道的真以为是她亲爹死了。

那一天,村里所有的人都在哭爹。

当时的我只是羡慕他们胳膊上的黒箍,满心想着也能戴一个。那年我六岁。

那年我还在大人的默许下,欺负一个跟我一样大的小女孩,只因她有一头卷发,长得白净的脸蛋跟我们脏兮兮的脸格格不入,还有她的穿着打扮也比我们干净漂亮。

我跟他们一样朝她吐口水,跟在她身后骂她小特务。

那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上去揪着她的头发,她不敢反抗,这使得我有了胆气抓散她用红绸蝴蝶结扎的马尾,卷发一圈圈的披散下垂。

我手里攥着她乌黑的卷发,嘴里喊她小洋鬼子,又踢她几脚。

身后的大人笑呵呵地看热闹,更加助长我的嚣张气焰,手一使劲,一撮卷毛发落在我的手掌里。小女孩呜呜哭着不敢大声叫喊,她的姥姥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我身上的恶魔基因,第一次有机会施展出恶行,还是施加在一个无辜的小女孩身上。当时在所有人眼里,六岁的我欺负另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没有半点不对,反而引起很多人赞同,只因她是另类人。

所以我从来不认为孩童是纯粹的天使,大概就是源于我的亲身经历吧。六岁稚童,也是会看人脸色行事的,心里同样住着一个小恶魔。

现在想起这件事,心中有羞愧,有自责,也有一层淡淡的伤感。

那时村里孩子特别喜欢打群架。我跟在大孩子屁股后屁颠屁颠的。母亲也不管我,她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干。

在那些大孩子的挑唆下,我们这些五六岁的小屁孩由开始的懵懂,到站队敌视对方,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只要喜欢出来疯玩就可以。很快村里的大小孩子分成东西两大派,时不时地来一场战斗。

我家住在东街上,自然属于东街这边队伍,和另外几个同龄的孩子负责给大孩子运送石头和瓦块。

两边的大孩子躲在草垛后,有的趴在土粪堆上,头上戴着一圈柳条,上面插着几根树枝,他们拿出投手榴弹的架势向对面的敌人开火。

战斗激烈时空中的石头瓦块密集得让要走这条路的大人都退避三舍。也是奇怪了,当时没有人阻止,好像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他们打得不亦乐乎,头上挨了几下出了两个大包也不在乎,而父母们半点不担心这些打架的孩子们。

东街的孩子堆里有三个外地城市来的孩子,几年前跟随家里的大人们来村里,住在东街靠路边的破房子里。一共两户人家,一户只有两位老人,另一户一家五口,年轻的父母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十来岁,最小跟我一样大。

西街的人觉悟高,村里说话有力的人就住在西街。西街那边的孩子跟大人学习,要抓这几个孩子作典型。远远地朝他们扔石头不过瘾,要像大人那样批斗他们。

东街这边有个孩子王,名字我忘了,只记大人们叫他三顺。三顺挺仗义的,不允许西街的孩子们欺负这几个孩子,就带领东街的孩子保护他们。

后来两个派闹得越来越厉害,都严厉禁止各自阵营的孩子们到对方地盘去。

这可难住了我,我姥爷住在西街。我三岁没了姥姥,三个舅舅,最小的才十五岁,姥爷又是个不顾家的人,他们的换洗衣服是母亲负责洗的,还有每逢过年过节,母亲都是带着我到姥爷家包饺子,我会擀饺子皮就是在那时候练成功的。在三顺下达禁止去对方地盘的命令那几天,小小的我第一次知道愁的滋味。

那几天我赖在母亲身边不再去参加活动,邻居小红来叫找我。可是我忍受不住去姥爷家的诱惑,只得拒绝出去跟大孩子打野战。后来他们叫我小叛徒,我难受了好长时间。再后来他们也不管不顾东西街两边跑,我心底那股子难受劲才随之漂远。

季羡林老先生说,他在八十年代就想写这本书,可是他害怕,迟迟不敢动笔写。他在等待有人能写出那个年代弊病的书来,可是等来等去始终没有人敢直面描写那段岁月,后来他想通就不再害怕。

他说,看了这本书,谁爱对号入座就对号入座,他写书的目是留给后人思索,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书里的内容没有半句谎话,也正因为真实,他才搁置多年才动笔。

他说,运动开始,他自己选择站队,后来身不由己卷入。所以他认为,那些站在对面的人并不都是坏人。

但是,不能因为过去的不堪回首,就选择遗忘,相反,要牢牢记住历史的教训而不是选择遗忘。

人性是最难把握的,当大环境适应阴暗的人性爆发时,谁也别想躲过炼狱的锤炼。我想在重温那段历史时,我思考的不仅仅是悲剧下隐藏的真相,而更多的是应该反思自己的本性,怎么避免隐藏在本性深处的恶意爆发。

人当有勇气直面自己阴暗的一面,敢于拿出它来晾晒到太阳底下,遗忘只能毁灭良知,增加欲望的恶毒。

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如果不敢直面曾经的过往黑暗,还谈什么富国民强。

在正式读完这本书之前,目前它给与我的就是这些回忆与感悟。

相关文章

  • 没有月亮的夜晚

    混合着记忆和欲望的街道 眼睛只顾看着自己的脚尖 走过了多少个街道 红绿灯的转换声 滴答滴答残忍提醒着夜晚的寂寥 混...

  • 混北读书会活动预告| 105岁国宝医师的人生智慧

    混北社团部·混北读书会·第87期 主办方:混北读书会 【活动主题】 大咖分享会| 105岁国宝医师的人生智慧 【活...

  •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如果读书有用,为什么有些读书多的人混的并不好,而有些混的好的人根本不读书。 有没有可能读书和经营的相关系数其实比较...

  • 相信阅读的力量|混北读书会2周年·庆生趴

    ~公益读书会-混北读书会2岁啦~ 【主题】 相信阅读的力量|混北读书会2周年·庆生趴 【简介】 2020年11月8...

  • 混北读书会活动预告|普通人如何光速成长、一年顶十年?

    混北社团部·混北读书会·第85期 主办方:混北读书会 【活动主题】 共读分享会|普通人如何光速成长、一年顶十年? ...

  • 母亲是个善舞的女子,于是我打小的时候,总有这样的记忆。母亲拖着我的小屁股,然后带着我在家里翩翩起舞。跟着身体去合着...

  • 时隔三年参加格格读书会带来的启发

    昨天去参加格格读书会,老、新朋友都有,2个小时的时间格格在分享创业历程、成事秘诀和获得收获。 线下读书会源自混北同...

  • 书读多了要变傻?事实证明,读书或不读书,价值观不同!

    家长劝孩子要认真读书的时候,经常有孩子举反例,谁谁谁,没怎么读书,最后混的却比死读书的人混的好。 事实证明,这样的...

  • 疯瞎混

    瞎混瞎混扛大棍――瞎混瞎混扛大棍…… 在梦一样的记忆里,那个疯子清晰的面容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从我记事起,那个...

  • 高地青年-找房

    好像这算是最后一次去颖聪接触了。想了想,也算是高地青年最后的记忆了。好像没有多少意义,但是还是得凑合着想想,去做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混合着记忆去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ah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