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 痴不语 | 来源:发表于2016-09-14 12:00 被阅读0次

《消失的地平线》读书笔记

[英]詹姆斯·希尔顿(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于33岁创作这个小说,希尔顿并没有来过他书中描写的“香格里拉”,根据一个漫游世界的「国家地理杂志」特约记者对中国的描述作者幻想了隐藏在中国边陲的一座“世外桃源”,这种想象力和创作方式尤其令人惊叹。

作者由朋友之间的闲谈引出一段轶事,通过对这段轶事的叙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世界。这种写作手法也是很新颖 。

康维一行四人的意外遭遇使他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在这里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算不上惊心动魄,都是由四人不同的性格展现的生活片段。

起初四人对「香格里拉」的担忧让他们迫切希望回到文明世界,但是「香格里拉」的现代化设施,书籍储备,管理方式让他们大吃一惊。

巴纳德和布林克罗各自找到了自己留在「香格里拉」的理由决定不再回到文明世界,康维作为普通人具有超脱尘世优于他人的素质,对「香格里拉」的生活更加游刃有余,似乎这是他生命的归宿地,马里森则由于婚事在即一直暴躁着要回家。

起初作为一个俗人本来觉得抛弃这种地方似乎是不可理喻的,后来在康维和马里森的不断争论过程中慢慢觉得「香格里拉」通过强迫或诱引的方式使得人们留在「香格里拉」似乎是不道德的,这种地方有着不人道的诡异气氛。也许暴躁的马里森才是真正的清醒者,其他的三位同伴更像是被迷惑了。但不合理的是既然马里森因为婚事急切的想要回家却又喜欢上了「香格里拉」的罗德小姐,这让人有些想不通。

书里的故事读着让人很有画面感,如果世间真的有那种地方,真是让人向往。

「香格里拉」里面的人们虽然生活富足,安逸却有一点让人很同情,因为在「香格里拉」只有少部分处于领导层的喇嘛们与外面的世界是可以连通的,大部分的村民是在“不知不觉”的前提下生活的,这难道不可悲吗!

这是一本好书,如同电影一样精彩。

消失的地平线

相关文章

  • 消失的地平线

    “空气格外清新,像来自另外一个星球,每吸上一口都异常珍贵。人们必须有意识地用力呼吸,开始的时候有些不适,但...

  • 《消失的地平线》

    第一次读是高二上期,只觉得小说着实太迷人了,译者用的微妙言语甚是令人慨叹。彼时许是康韦的冷静却懒散太和我口味,是以...

  • 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 文/陈江 接近年末,忙碌的工作总算要告一段落,归家的心不免开始躁动起来。因为是物流行...

  • 《消失的地平线》

    这本书是在去云南旅游的时候,看到介绍写到,是詹姆斯·希尔顿在看过香格里拉之后写出的小说。本就对香格里拉充满憧憬,所...

  • 《消失的地平线》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 ...

  • 消失的地平线

    天空碧蓝如洗,午后的明媚阳光先,有一种梦幻般的景色向他飘来,仿佛一下子就把他余下的氧气从肺里吸了出来。 ————《...

  • 「消失的地平线」

    书本身叙事十分流畅,有几分引人入胜之感,可这掩盖不了那种骨子里的白人至上的酸腐味道。书里塑造了一个让人长生不老的令...

  • 消失的地平线

    现在形容高楼的视野,都说能看到“城市的天际线”。为什么不说能看到“城市的地平线”呢?原因我想是很简单的:因为...

  • 消失的地平线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香格里拉,但是只要活着,生活就得继续。

  • 消失的地平线

    算是英国版的桃花源记吧。 但陶渊明知道自己要什么,桃花源的理想状态与实际文化也高度统一。 这部作品的作者显然心中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消失的地平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ev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