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如何写开头?
见
来源:王小波《我看国学》
我现在四十多岁了,师长还健在,所以依然是晚生。当年读研究生时,老师对我说,你国学底子不行,我就发了一回愤,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了一通。我读书是从小说读起,然后读四书;做人是从知青做起,然后做学生。这样的次序想来是有问题。虽然如此,看古书时还是有一些古怪的感慨,值得敝帚自珍。读完了《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地说些大实话,是个挺可爱的老天真,自己那几个学生老挂在嘴上,说这个能干啥,那个能干啥,像老太太数落孙子一样,很亲切。老先生有时候也鬼头鬼脑,那就是“子见南子”那一回。出来以后就大呼小叫,一口咬定自己没“犯色”。总的来说,我喜欢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上他那里念书,因为那儿有一种“匹克威克俱乐部”的气氛。至于他的见解,也就一般,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至于他特别强调的礼,我以为和“文化革命”里搞的那些仪式差不多,什么早请示晚汇报,我都经历过,没什么大意思。对于幼稚的人也许必不可少,但对有文化的成年人就是一种负担。不过,我上孔老夫子的学,就是奔那种气氛而去,不想在那里长什么学问。
感
这一波文字,让我觉得作者也很可爱。晚生一般是年轻人对前辈的自称,他四十多岁了,还说我是个年轻人,这种心态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
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了一通。我读书是从小说读起,然后读四书;做人是从知青做起,然后做学生
小波用空间顺序,从这里到那里,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形容自己读完书,有感受,作者用了非常生动的词汇,闭目细思,这个动词展现了一个画面,作者闭着眼睛,歪着头正在思考。
描叙孔子有趣,和对他的喜欢。我们可以看到描写孔子的细节“像老太太数落孙子一样”,“鬼头鬼脑”,“大呼小叫”,仿佛这个人根本不是先贤大儒,而是个有趣的老头。
表达喜爱,作者也不像一般人,说多么多么喜欢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上他那里念书”,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提出反常识的见解:孔子的见解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好家伙,敢批评孔子的见解,王小波也是个可爱的小天真。
思
师老师提到,我们在写开头的时候,如果能做到以下三点,这会是一个不错的开头。
一、直接抛出某个问题,引发大家思考。
二、提出不同的想法或者有趣的事实。
三、制造新鲜、幽默惊奇、悖论。
王小波这个开头,就提出了自己新鲜的想法,让读者觉得有趣。
行
我现在不记得,谁和我说过,遇见打不过的就跑,短短八个字,深深地扎根于内心。当年上初中,作为年级前十的上进生,数学老师批评我,太不“上进”。每每遇见数学难题,一溜烟就跑,“你能不能多坚持一下,不要放弃,在数学上多花点功夫!”不知是不是老师的话起了作用,后来,数学成绩从及格线就奔着良好去了,考上了市重点的高中。
不放弃,成了我生命里的金科玉律。玩双杠,明明撑不住了,想着不放弃,磕了个鼻青脸肿;学吉他,明明就没有音乐天赋,想着不放弃,错失了一个绘画天才。
对于普通人而言,坚持或许不容易,可学会放弃,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更为难得。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