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这天就要读一读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美艳了近千年,多少青年用“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来安慰不能在一起的有情人!词中写道: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逢,这美好的一刻,远比俗世间无数次的相逢更有意义。含情脉脉似流水,短暂的相会就像做梦一样,怎么也不忍心回头去看回归时的道路。只要永远的相爱,又何必要每天在一起?最后两句话,在我看来实在是不适合现代社会,虽是诗人当时语境下的真话,但是也是长久现实下的谎言呀!
这诗源自牛郎织女传说这个民间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大家都熟悉。就说牛郎织女遇见爱情,婚后男耕女织,生儿育女,这世界上所有的有爱情的幸福时光都是相似的,所有的不幸也各不相同。矛盾冲突自然是他们不是门当户对,王母娘娘成了阻碍他们的封建力量。这个故事最后是王母娘娘非要拆开他们,在牛郎快要追上织女的时候,拔下头上的金簪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传说,七月初七这天的葡萄架下,就能听见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呢。
记忆中七夕这天从来就是阴天,要不就是下雨。小时候我在这天会想,牛郎织女在这天怎么能见上面呢,下雨了喜鹊飞不起来呀!我总觉得这是个悲伤的故事,夫妻一年才能见一次 ,孩子一直见不到妈妈,丈夫独自养育孩子,没事只能隔着银河对望,能不惨吗?这天的天气也总是很配合这个悲情的故事,总是悲悲戚戚,阴雨不断的,似极了他们的眼泪。
今年七夕,这里没有下雨,太阳很是毒辣,微信朋友圈里有的在晒幸福恩爱,有的在晒亲人团圆,还有的朋友作诗描绘今日心情,商店里以七夕情人节为噱头,大卖商品,刺激消费,感觉和以往感受的七夕完全不同了。近几年,七夕竟变成了中国情人节?因为时代的原因,竟不知不觉注入了新的内容。
七夕是乞巧节,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南北朝普及。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七夕节这一天,主要活动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 、晒书·晒衣、贺牛生日等。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牛郎织女的故事与这个时间相应,少女们是希望自己像织女一样勤劳善良、心灵手巧,能有忠贞不渝的爱情,过上幸福生活吧。
“中国情人节”确实有,但不是七夕,而是三月初三“上巳节”,这天会有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活动。在农历三月春天里发生的爱情故事,总比七月初七天气渐凉的日子里的有些悲惨的故事要更加符合人的想象。
不管人们怎么看待这一天,同样都是为了更好的有趣的来生活,文化活动虽然变了,主要意思没变,欢欢乐乐的接纳就是。但愿有情人能一生一世执子手,不离不弃共白头。苦乐同分享,风雨齐牵手。盈盈剪烛西窗,款款闲话沧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