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区别。西方传统文化可以概括为宗教文化(以宗教信仰为核心的文化),而中国文化则可以概括为士人文化(以士人信仰为核心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此后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多样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诸子百家及之后或内生的、或外来的各种思想,它们统一于同一个文化体系之中。②三足并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道教、佛教三种文化为支柱。③两极并存。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积极进取与道家的隐退无为并存。④一柱擎天。祭祀文化贯穿中国古代社会自上而下的各个阶层。但与西方祭祀文化不同的是,中国的祭祀文化主要是祭祖。⑤自然信仰。中国的传统文化充满了自然信仰,例如敬天道。
大致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后,我们就可以试着分析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是实用主义的天道信仰和崇尚亲缘的祖先信仰。
天道信仰包括两部分:自然信仰和道德伦理信仰。中国人祭神,其实质是祭自然,中国人因崇尚自然而崇尚神,同时,中国人对自然的这种崇尚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的。所以中国人也信宗教,但没有把宗教信仰刻入骨子里。中国人相信有一种完美的道德伦理,而这种完美的道德伦理通常被称作“道”(指儒家的道),并且这种完美的道德伦理是可以领悟和实践的。对完美的道德伦理的信仰凌驾于其他信仰之上,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不管什么宗教,都要符合并可以为这种完美的道德伦理所解释,才会为大众所接受。例如佛教的佛和儒家的圣人一样,都是具有拯救苍生的美好品质的人。
祖先信仰是中国人最普遍、最持久、最深刻的信仰。对祖先的信仰,从范围上看,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普通平民。从时间上看,上溯先秦,下及当今。一个中国人可以不拜神,不拜佛,但鲜少有不拜祖先的。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祖先信仰的产生是必然的。同时,祖先信仰也是中国文化强大凝聚力的核心因素之一。像今天,即使已经加入了别国国籍的华人,也会回来祭祖,可见祖先信仰的强大。
综上,中国人的信仰是自然崇拜、完美的道德伦理的崇拜和祖先崇拜三位一体的信仰。
(以上仅为个人狭隘之见,如果有不喜欢、不同意的网友,可以指教,但请不要乱喷哦。如果喜欢的话,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史驿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