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身体受寒后不仅会导致感冒,还会引诱发其他疾病。那么什么是受寒呢?受寒后又该如驱寒?
着凉感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知的生活常识,但身体受寒后如果不及时驱寒,不仅仅会导致感冒发烧,还会给身体带来长久的伤害。
我们常说的“寒气”,是指人体受寒时所产生的东西。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热量会在所有相邻的物体之间从高温的物体向低温的物体传递流动。因此当人体处于低温环境时,体内的热量会不断流失,直到人体和外界温度相同为止。人体在低温环境下的体温下降,医学上称之为失温,是一种会致命的危险。当人体面临低温环境时,第一个本能的防卫措施是迅速适当地降低体表的温度,以缩小人体和外界的温差,降低热量流失的速度,但是人体能够下降的温度很有限。
寒气首先会堆积在人体皮下的经络里,也就是“腠理”,时间稍长会首先转移到胃中,例如常见的“胃寒”就是这样形成的。当人受寒时用手摸胃部,能够直接感觉到胃部的温度特别低。寒气侵入人体久了,就会转移到肺脏,导致肺功能逐渐减低。
人体膀胱经所在的背部面积很大,也是人体最容易受寒的部位,因此量寒气会大量地存在这个部位。由于膀胱经贯穿整个头部,因此人受寒严重时,会出现后脑部位肿胀头痛、偏头痛、印堂部位会隐隐作痛、耳后的风池穴疼痛等感觉。同时喉咙也会出现不适的症状或咳嗽,这都是膀胱经寒气排出时的症状。
如何及时驱寒呢?
1.吃姜
生姜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的功效。
2.适量地多喝热水。
3.多吃高热量的肉类
适当地吃一些牛羊肉以御寒,还可以用红枣、桂圆、莲子等熬汤,但是桂圆易上火,不宜吃太多。
4.晚上九点左右用38-40度的热水泡脚到身体微微出汗即止,同时注意擦干足部并给予保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