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近来远,这句成语出自《论语.子路》:叶公问政(也就是叶公问孔子),国家应该怎么治理啊?孔子回答了六个字:“近者悦,远者来。”什么意思呢?就是近处的人喜悦了,远方的人自己就来归附了。 这个叶公,就是叶公好龙的那个人,他很崇拜孔子,向孔子求教,孔子告诉他,治理国家应该“悦近远来”,他又不按照这个道理做,龙真的来了,它又嫌弃,这就是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自我标榜又自高自大!
把这句话用在自己的身上,就应该是每天做好当天的事,也叫“日事日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都想做出一番功业,这是着眼于未来,这是遥远。当天的事,当下的事,距离最近,这是立足于当下。人生无非就是一连串的事情组成的,再大的事情也可以分解成一件件小事,按照先后次序,逐个去完成它。不能光有目标,只是好高骛远,而没有具体行动,到做事上,就懈怠打折,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这是最头疼的。还有一样,就是没有耐心,事情没做几样,就开始烦躁,觉得没有成绩,连未来也不肯相信,凡事不肯用功,不肯坚持,总觉得自己比较聪明,可以投机取巧,有一句俗语说的好:你糊弄岁月,岁月也必将糊弄你。
学生将自己当天的作业认认真真地做,彻底理解弄通,到了期末考试,成绩自然会很好,这是一个人践行“悦近来远”最早最简单的闭合。到了社会上,善良地对待身边的人,做好人际关系,由近及远,慢慢地,就将自己的成长体系打造成功了。《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三顾茅庐,诸葛亮的出场,就非常有意思,先是徐庶、司马徽推荐,刘备一顾,使崔州平试探,刘备二顾时,又使岳父黄承彦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中“巧遇”,这些人都甘愿为诸葛亮铺垫造势,何也?就是诸葛亮专心做好学问,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结果,其中得沔阳名士黄承彦青睐,成为他的乘龙快婿,为其进入社会名流圈,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创造了条件。这是一系列“悦近来远”的组合拳。
始终将目光关注于成长,自自然然地悦近,大大方方地做事,不藏不掖,坦率正直,诚实守信,相信未来也自然会光亮如意。(202110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