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你我来说,前方便远比正修重要

对你我来说,前方便远比正修重要

作者: 释续祥 | 来源:发表于2017-11-11 11:09 被阅读129次

前方便是佛教天台宗术语,特指禅修前的准备工作。但其实其他宗派也都有类似的说法:如唯识宗的“资粮”,密宗的“前行”等,为了方便阅读,本文会使用前方便代替其他词汇。另外前方便一词的解释范围包括禅修前的预备功夫但并不仅限于此,不过为了说明前方便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仍会以禅修前的预备功夫来举例。

又:下文中的正修和正行是一回事

有居士问我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坐禅好多年还是得不了初禅?在我和他交流之后发现,他的问题出在“前方便”做的不够,我向他说明这一点后,他却并不满意。

他狐疑的眼光中还透露出另一个想问的问题:佛经中那些能令人自在无比的禅定三昧是不是只是一种传说?他虽然没有问出口,但我在这里还是想告诉他;

某种程度,禅定、三昧、一心不乱等境界确实是一种传说——因为我们无法直接体验他人的体验,所以成就者们把自身经验中你能懂的那部分,传导出来说给你听

禅定也好,三昧也罢,不过是成就者们通过语言对自身经验进行的“间接传播”,唯识宗将其称之为施设有——一种经历名言诠释的操作而确立的意义。

另一方面;既然是间接传播,就肯定会有偏差和遗漏,这并不代表成就者们不是如语者实语者,而是因为语言本身的局限所导致的。语言虽然可以传达很多信息,但比起体验中包含的信息来说,还是大巫见小巫的,再者读经需要的耐心和善法欲对我等愚痴众生而言又是稀缺品,正所谓“文繁则厌”。

因此成就者们在经论中只能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在经里说,除了描述果地的“境界”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获得境界的因地“正行”,对于过于繁琐的“前方便”讲述的并不多。

但这只能说明“境界”、“正行”比前方便重要,并不代表前方便“不重要”。

前方便如同给给枪装填子弹,一把枪如果没有子弹,你扣扳机也没用。虽然装填子弹的过程并不能直接消灭敌人,但如果没有这个过程,这把枪绝对无法消灭敌人。同理而言,一个修行人如果舍弃了前方便,无论他怎么修“正行”,都无法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

就像我以前说过的那样:事物的决定性因素往往不在第一层因果关系中,造成结果的不止有原因,还有“原因的原因”,而前方便之于“境界”,正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原因的原因”。

正行和前方便的关系就像是房子和地基的关系,前方便没修好就直奔正行,就像在一个冰冻的湖泊上建筑漂亮的房屋一样,根本无法长久,天气一暖,房子必将毁于一旦——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经不起时间的考研和环境的打磨。

能速成的东西往往也不堪一击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讲,修前方便之于正行的作用就相当于盖房子时打地基,地基越牢固,上层建筑就越牢固。

但人们的短视之处就在于:只关注短期的、可视的价值,对于长期的、隐性的价值普遍没有耐心和兴趣,殊不知价值越大的事情越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显露它的价值——比如前方便:很多人禅修之所以徒劳无功就在于忽略了前方便的价值。

禅修的前方便有很多种,各宗说法不一有简有略,天台宗有著名的“二十五前方便”,而唯识宗的根本经纶《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对此也冠以“资粮”的异名有所提及;

《解深密经》中说:“清净尸罗(戒),清净闻思所成正见,以为其因。”

《瑜伽师地论》中也说:“毗钵舍那(观)支最初必用善友为依,奢摩他(止)支尸罗圆满之所摄受。”

可见,禅修所须的前方便主要分两类,一是与闻思慧相关的,一是与戒律相关的。

从闻思修的角度,止观的前方便是闻思;从戒定慧的角度,止观的前方便就是戒律。

禅修时闻思的重要性一般的修行人都可以认识到,但戒律的重要性就不是那么好理解的了。

禅修和戒律看起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因此很多禅修者在禅修时依然胡吃海塞,恣情纵欲,这就是典型的“单因果线性思维”,实际上禅修和戒律完全就是一种“递进的依存关系”,

戒律不清净,三业就不清净,三业不清净,就会因身心散乱而使禅修时欠缺堪任精进之能耐,用唯识宗的术语来说,戒律不清净的人身心是不“堪能”的,在这种“浑浊”身心状态下,即便你喝三大杯咖啡强迫自己精神抖擞,也无法在盘起腿后提起“正知”扫涤散乱的心识结构中的妄念,强化念流之专注与相续。

行者由于尸罗(戒)清净,清净故心无悔,“无悔故欢,欢故生喜,由心喜故身得轻安,身轻安故便受胜乐,乐故心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瑜伽师地论》

那么既然前方便如此重要,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忽视它?

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现代人太急躁和功利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和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并不难理解,但浮躁的人们即便面对修行这种最忌讳浮躁的事情,依然难以克制深入骨髓的浮躁。

殊不知修行这件事情上,慢就是快,快就是慢,慢是指用一颗平静、认真的心去做事情,自然就会呈现“快”的一面。相反的,那些看似积极、很有效率的行为,实则是囫囵吞枣,欲速不达,结果必然是“慢”。

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将“前方便”和“正修”之间的关系此理解成量变与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这一过程,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如果没有量的积累,想要立竿见影,揠苗助长,都是妄念。

大德们总是教导人们要“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实在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方式,但我们却不以为然,总是在各种“果”中蝇营狗苟,而且越是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的事情,人们就越会因为“盲目”趋近于果上努力——比如那个恣情纵欲还想证初禅的居士,虽然禅修很勤奋,却因为拎不清这一点而最终身心俱疲徒劳无功。

如果你遇到问题总是果上努力,就会陷入到“用主观世界改变客观存在”的悖论中,也就越来越解决不了问题了。此时你需要停下一切造作,仔细思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原因的原因是什么?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前方便虽然重要,但也没有正修重要吧?这样起标题是不是夸大其词了?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一点也没有。

因为某种程度上,前方便和正修就是一回事,“二十五前方便”是禅修的前方便,而禅修又何尝不是初禅、四禅乃至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前方便”呢?

而我之所以这样起标题是因为我们往往忽略了前者的意义和作用,可以理解成“对治悉檀”。

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止)毗钵舍那(观)所得之果——《解深密经》

我在导言中说过:前方便一词的解释范围包括禅修前的预备功夫但并不仅限于此,无论你用的是哪一种修证方法,前方便都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在此之前,你要先挑选适合自己的修证法门,这个步骤可以理解为“前方便的前方便”。

看清楚才能有方向,而有了方向,前方便都是路了——此“前方便”非彼“前方便”。

对你我来说,前方便远比正修重要

相关文章

  • 对你我来说,前方便远比正修重要

    前方便是佛教天台宗术语,特指禅修前的准备工作。但其实其他宗派也都有类似的说法:如唯识宗的“资粮”,密宗的“前行”等...

  • 对小白来说,写永远比读更重要

    要想写作有所成就,无非多读多写。那么读和写哪个更重要呢? 很多人认为读比写重要,因为厚积才能薄发。但我认为:对于大...

  • 晚间心语(二)

    清真重庆鸡公煲 晚安正能量 今天 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

  • 2017-09-26知道vs知识

    主动学习远比被动学习重要。 系统学习远比碎片学习重要。 向内学习远比向外学习重要。 专业学习远比跨界学习重要。

  • Shirley’s coffee time

    【专注•坚持231/240】 今日感悟:品德修养远比个人品牌塑造重要得多,前者修心,后者修术。 锻炼:5千步 作息...

  •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成人永远比成才更重要。只要三观正,只要心理健康,阳光,积极向上,就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越来...

  • 正面管教10——纠正前先连接

    “我爱你,答案是,不行。 “对我来说,你远比分数重要。分数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我爱你,相信我们可以找到相互尊重...

  • 2018-11-11

    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 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 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 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 2018-12-02

    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对知识的好奇远比知识本身重要。 ...

  • 成长

    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成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你我来说,前方便远比正修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lwmxtx.html